教育与学术不可偏废,说起来是常识;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也是常识。
要让高校职称评审更科学,在去行政化的减法同时,也得做加法,把高校学生置入评价的体系中。
1月7日,河南大学专门为“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的“三不老师”常萍举行了特别的聘任仪式,返聘其为副教授并颁发证书。此消息经该校师生网络传播后刷爆了河大历届学生的校友群和朋友圈,常萍老师也被大家尊称为“口碑教授”。
常萍老师教了32年本科生,在讲师的职级上待了32年,甚至不知道讲师和教授的工资差距多少,多少让常人感到不可思议。河南大学返聘,算是完满的补偿。如果讲制度论规则,这个副教授给的并不“名正言顺”,但公众点赞,说明在人心的尺度上,这种安排合乎情理。
书教得好,学生受益,在职称体系中就该得到更高的评价,只是这个理所当然的道理,在目前并不是那么普适。常萍老师引发刷屏,赢得人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重科研、轻教学,教育被边缘化的状况,也是“口碑教授”外高校的一层事实。
职称评价体系向“教学相长”的方向改革,客观上讲,的确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即便工程类、自然科学门类的学科,有一套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在里面,科研和学术成果容易量化,要评价教学成果还是很难,人文学科更不必谈。常萍老师教的是古代文学,这种人文学科的功能在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教学成果并没有明确的衡量坐标。所以这种局面加剧了职称评审的转向,它精准地设计出各个职级所需要的书籍和论文刊发数量,高校教师在一个像数理模型一样的评价体系里往上攀爬,下课铃声也成了他们与学生的一条时空分割线。
现在衡量教学,往往只有就业这一单一的维度,以量化的就业率作为比对标准。除此之外,学生掌控的评价权并不多,多数高校无非是在教务处的网站,开通一个简单的打分系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分,但好像很少听闻哪个高校教师的去留由此而决定。
教育与学术不可偏废,说起来是常识;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也是常识。常识的断裂在第一环就已经发生,现在到了必须扭转的时候。关于高校话题,我们以前讲的更多的是去行政化,但实际上,去行政化可以让职称的评审权从政府部门下放到高校,从行政官员的手里归还给学术委员会,但它无法一揽子地解决掉所有问题。要让高校职称评审更科学,在去行政化的减法同时,也得做加法,把高校学生置入评价的体系中。
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讲师周鼎,曾在那篇广为流传的《自白书》里写道,“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这位获评“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的大学讲师讲出这番话时是绝望的,相比而言,常萍比他更幸运,口碑教授迎来了一场迟到的加冕仪式。但只有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高校职称评审的问题本身,以及变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