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预算管理折射出细节化的现代治理

2015年12月24日 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亚洲

  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印发《湖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2016~2017年国有资产配置预算限额标准》,根据标准,原来可购置不超过5500元的台式电脑和不超过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明后年,台式电脑的预算将不能超过5000元,笔记本不能超过9000元。湖南省直单位部分通用设备、办公家具、办公用房装修等预算标准,也有不同程度压减。(《潇湘晨报》12月23日)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此,财政范畴内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有着意味深长的伏笔。据说上述举措是湖南第二次公布国有资产配置限额标准,根据此前当地的描述,这种以信息化为支撑,强调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加强国库现金管理,盘活存量资金,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也确实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益。抛开技术层面的革新所带来的公共管理效能改进,当我们回归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逻辑链时,这份才第二次出现的配置限额标准,所呈现出的正是治理的细节。

  有必要先厘清关于治理的内涵。在现代社会,它所隐含的是一个现代政治过程,也即众多利益主体通过博弈或协调,形成对某个共同目标的认同或协同,它不再表现为控制、目的,而是调和、过程。具体到配置预算管理来说,它至少呈现出这样一些细节:首先,治理从来都不是一个闭合过程。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配置上的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治理的过程。如果连自身的配置管理都不能彰显出公权力的谦抑、规则的刚性,又如何提供恪守谦抑和敬畏的公共服务呢?

  其次,治理从来不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顾此失彼的过程。从配置预算标准的设置来看,它首先是一个动态标准,能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同时,它又始终体现出坚持保障需要、节俭实用和节能环保等原则。总而言之,既在责任上进行郑重赋予,又在效率上精心保障。

  当然,它所呈现的更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它弥合了权力与权利之间的隔阂。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公权力仍然与民众存在一定距离,公开配置标准也是揭开公权力神秘面纱的一种积极举措。让民众观察和考量国有资产配置时,能像观察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那样保有兴趣,这种去神秘化的过程,正是一个体现现代治理的过程。从这一善治的蓝图,我们或许能够看到从治理到善治的实现过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