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趋势:转型升级难在哪

2015年12月15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顾 阳 冯其予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也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机遇。本期“大家谈”,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及企业嘉宾,就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路径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迎难而上 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张立群:中国经济之所以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主要是两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是市场条件,二是要素成本条件。

  从市场条件来看,市场供求关系最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是由普遍的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很普遍。应对这个变化,靠短期的总量政策是无济于事的。总量政策解决不了国际市场的购买能力,也解决不了城镇化瓶颈带来的制约,因此我们要针对挑战,将发展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从要素成本来看,近年来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土地水资源的价格上升,矿产资源价格上升,污染排放的价格上升,这些都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必然会结束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束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其中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这个“调速”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争取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干春晖:过去的36年,中国人均GDP从228美元到7575美元,将近每年递增9.7%。在过去2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一个这么大的国家、以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快的速度,从落后水平一跃达到了中等水平。

  但现在GDP增长速度降下来了,对于这个情况之前是有争论的,到底增长速度的下降是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还是说经济进入了另外一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这可能不是一次经济周期的低谷,而是一种新的增长状态,即所谓的新常态。当然新常态有很多特征,但其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增长速度,从现在开始,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在6%-7%的中高速区间。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其重中之重。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增长要素的变化,中国作为全球加工厂的角色开始出现问题了,根本原因是我们曾经赖以形成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的要素价格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革意味着我们原来的那种优势将不复存在。最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变化,第二是土地价格。此外,环境污染占GDP的数字不断攀升,我们现在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大概3.5%,这也意味着极大的成本。还有我们的物流成本,现占GDP的比重大概18%左右,跟美国相差约10个百分点。中国制造的几个成本要素价格决定了中国制造原有的竞争优势迅速下降。

  王勇智: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中国制造只是体现了一种规模上的“大”,而不是质量上的超越。中国制造之所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不是仅仅因为规模庞大,更主要是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多的是靠着接受国外订单进行贴牌生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产品出口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产品为主。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被列入10大重点领域之一。而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我的体会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抓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只有当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应对挑战 供给侧改革指明方向

  干春晖: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正面临着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需求,中国应该来一次改革开放的2.0版。有人说改革的风险很大,但现在看来,不改革比改革的风险更大,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历史的改革潮流、改革共识已经形成。你继续跟着改革的潮流可能会更安全一些,相反,想停下来阻止改革,可能风险更大。

  过去,我们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认为,这个矛盾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表现,表现为人民群众已经变化、已经升级了的需求结构与不相适应的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中国的供需之间已经不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总量上的供不应求来描述了,而是应该从结构的层面上看问题。一方面钢铁、水泥、平板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那些基本的需求,比如说品质高点的奶粉、舒服点的马桶盖等,没有能够得到满足。这里面很重要的是我们供给侧的问题。

  张立群:供给侧改革可以说是近期中国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词汇。自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之后,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为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而与之对应的“供给侧”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供给跟不上需求变化的结构性失衡,如今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加强供给侧改革,不仅在于提高“供给量”,更在于优化供给的结构,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目前,供给侧改革已被普遍看作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并有望促进供求关系的调整与平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过剩产能有望逐步化解,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税制改革等供给侧重要管理手段会迸发出更大活力,且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

  王勇智:中车这几年的崛起,正是得益于中国制造从“低端”慢慢步入了“高端”。这种变化是企业多年来紧紧扣住“集中优势力量,集中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研发实力,瞄准全球行业制高点,深化自主创新”的结果,本质上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牢牢掌握竞争与发展的主动权。接下来,企业还将推动技术、品牌、服务全面升级,真正确立高铁技术“引领者”的角色,不仅在业务规模上持续保持全球领先,还要努力为行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的变革作出更大贡献。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目前已成为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一。但放眼全球竞争大格局,与国际一流轨道交通装备跨国公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南、北车在今年合并重组成中国中车,旨在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这也有利于我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统筹全球资源,加快全球布局,全面推进以“转型升级、跨国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战略,努力建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构建由我国主导的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新格局。

  路在脚下 向新一轮改革开放要动力

  张立群: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空间还有多大?中央提出,坚持“双结合”,打造“双引擎”,保持“双目标”,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指明了方向。这一战略部署,是基于当前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将是开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的“金钥匙”。

  新常态下的“双目标”,就是经济发展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这两大要求;“双引擎”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引领动力,即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围绕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改造传统引擎。从“高速”到“中高速”,从“传统驱动”到“双引擎”,中国经济“列车”不仅不会掉挡失速,反而会因为增添新动力跑得更稳健、更有力。“双结合”就像下围棋,讲究既要谋势又要做活“眼”,即做活经济稳定增长和推进结构调整这两只“眼”,通过提高增长的含金量,实现稳中求进。在稳增长不会遇到非常大压力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放到求进上,在结构调整、开放发展等方面发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下一步,要坚持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破除束缚市场活力和资源配置潜力的制度桎梏,依靠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干春晖:刚才我们讲中国需要实施改革开放2.0版,我们认为此外还有几方面需要强调:

  一是发挥大国综合优势开发国内市场。我国一度采用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东亚模式,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百分之二点几,我们现在是百分之六到七之间,要靠百分之二点多的全球增速来带动我们7%左右的增长,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要更多考虑国内市场,现在我们收入水平已经提高了,满足了本土市场,也能够驱动经济增长。

  二是构建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中国的低端制造业正在失去竞争力,但还没有完全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所谓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指我们怎么样来构建和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的产业。

  三是从全球价值链的被治理者转变为治理者。全球化时代全世界的产品生产都处于价值链上,每一个国家都承担加工制造服务等工作的某一些环节。我们未来面临着如何从价值链的被治理者成为价值链的治理者,但整合价值链的工作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经验。

  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我们经济体未来指望它驱动经济增长,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问题在于,怎么知道这些产业会成为支柱产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甄别和筛选?如果我们有办法来发现一部分产业,怎样才能够支持它?这就是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问题。

  从中国目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坚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只要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不要有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就非常有希望通过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

  王勇智:就我们自身实践来看,转型升级之路就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从而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不只是一个车间的自动化生产,或者说车间里一两个机器人作业,而是一个包括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在内的完整体系。我们力争实现的“智能化中车”,不只对我们中车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积极带动作用。

  在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前,中国中车已悄然在内部开展信息化工作。如今,在不少基地和工厂,智能制造已初见雏形。未来,中车智能制造2025蓝图规划将通过精细级、精益级、智能级三个层级持续推进,最终实现让信息化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企业。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