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扶贫钱决不能蒸发在路上

2015年12月09日 09:10   来源:人民日报   刘 念

  扶贫款好比雪山融水,可以滋润片片绿洲,怕就怕中途蒸发、截留

    

  去过吐鲁番的朋友,往往被当地群众创造出来的一种奇迹而震撼——坎儿井。从雪山潜流处引水,通过漫长戈壁地带,引向绿洲。如果地表走明渠,水能走到半路就不错,那可是有火焰山的地界!人家修出段段地下暗渠,有效防止了蒸发,浇灌出一片瓜果飘香、生机勃勃的乐土。

  读过余秋雨《文化苦旅·道士塔》的朋友,往往为当年敦煌文物的流散发出喟叹。洞窟文献有一批送京,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扶贫,需要各种资源倾斜,资金投入是重要一环。扶贫款好比雪山融水,可以滋润片片绿洲,怕就怕中途蒸发、截留,你盛一盆我留一碗,到贫困户手上大打折扣,甚至所剩无几。

  具体来说,扶贫资金的蒸发有两种形式。

  职务犯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有些干部眼里,什么钱都挡不住他们伸手。挪用、截留、冒领,不一而足。打鱼的领种粮补贴,开着公司的被认定为扶贫对象,这都见诸过报端。

  糟蹋浪费。水是引过来了,沿路倒也没损失,您倒是好好用啊!种葡萄,浇瓜果,这水就变成了致富的血液了嘛。可是,人家拿来种仙人掌,白白浪费了资金。别觉得浇仙人掌的比喻夸张,有些花架子项目,性质就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咋干,任务压着又必须干,所以以糊弄代真干。

  要防住蒸发,也不外两条。

  一是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谁伸手,就捉谁;谁贪,就惩治谁,让扶贫资金成为决不能胡碰的高压线。

  二是验收从严,逐户销号。跟群众一起算账,让群众认账。纸上写得花团锦簇,项目进行得热火朝天,到村里一看,贫困依旧,糟蹋浪费的马脚就露出来了。

  说到扶贫资金,还要提到普惠金融。让贫困户能够用上金融杠杆,是脱贫的有力支撑;然而,贫困户特别是重贫困户本身经营能力有限,越穷,还贷风险往往越高,怎么让最渴的人喝得上水,又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这是个悖论,需要金融创新和深度开发应用场景来实现;怎么才能创新?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扑下身子,去探索,去干。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