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国资流失与推国企改革不矛盾

2015年12月07日 10:28   来源:东方网   谭浩俊

  随着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上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意见》共提出了五类16项监督措施,具体涉及: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强化国有资产损失和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加强监督制度和能力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防止国资流失意见的出台,也出现了一些不太正面、难以理解的议论,或者说一些担心,如会不会束缚改革的手脚,会不会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加快推进改革的借口,会不会在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或来点零打碎敲的改革等。应当说,这些议论和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没有必要的。

  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

  必须承认,就国企的现状以及这些年来国企改革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改还是不改,都出现过或正在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的还流失比较严重。从不改来看,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多数国有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存在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决策盲目、管理不善、无序扩张等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仅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一个亏损面超过80%,一个亏损面接近50%,其中,大中型钢企1~10月份主营业务亏损就高达720亿。而在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中,国企是主要力量。也就是说,亏损的重灾区,也是国有企业。

  所谓亏损,实质就是资产缩水。资产缩水的过程,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虽然这种流失不涉及违法、不涉及贪污腐败等,但是,如果不改革、不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那国有资产流失就不可避免,并有可能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所以,切不要以为不对国企进行改革,国有资产就不会流失了。相反,流失的现象可能更为严重,并留下许多“后遗症”。

  从改革来看,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在于程序不合法、监管不到位、透明度不高、公开性不强。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可以说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不同的是,最初表现在该不该把国有资产卖给个人或民营企业,后来则是改革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暗箱操作、私下交易、利益输送,如对资产不评估、不公开交易、擅自出台优惠政策随意压低转让价格、将资产游离于交易之外、不维护职工利益等。自然,对新一轮改革就难免会有各种担心、各种议论了。

  市场经济反对任何资产的流失

  有人说,搞市场经济就是容易出现利益输送、暗箱操作等行为,就是容易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殊不知,这样的说法,恰恰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不讲信用、不守规矩、不按规则办事。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都是行为不规范造成的。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不仅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其他方面的资产也不应该流失。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下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法则之一,也是各种经济活动能否有序运行的保证之一。如果产权保护工作做不好,不仅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会出现损害其他所有制主体利益的问题。如在一些地方的城市拆迁中,就经常会出现损害被拆迁主体利益的现象。这也意味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市场活动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如此引人关注,就在于国有资产是全民资产,损害国有企业利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损害全民利益、损害全民资产。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所谓信用,就是不管与哪个市场主体打交道,都必须坚守信用,必须把尊重对方利益当作原则,既不损害集体利益,也不损害个人利益,集体和个人利益应当互为生存的基础。

  防止国资流失与推进国企改革不矛盾

  也正是在市场经济下,每个市场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应该出现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所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也不应该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反过来,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适应市场要求的情况下,也不应该任何其出现体制和机制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自然也应当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非常重要的手段。

  首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改革无关。很多人把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不改革就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了。甚至有人认为,想改革的人,就是为了借改革之名侵吞国有资产。显然,这是以偏盖全、以点盖面,是把操作行为与改革行为混为一谈。

  事实上,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改革毫无关系。相反,正是因为改革没到位,让许多方面存在漏洞,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譬如产权转让不合法、暗箱操作等,就都是这些领域改革不到位的结果。如果改革到位,各项配套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切不要把国有资产流失与国企改革挂起钩来。国企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但决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是行为不规范造成的。

  其二,各种漏洞可以通过改革得到修补。从上一轮国企改革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都发生在可以人为操纵的方面。如产权转让、资产评估、价格认定、信息披露、内部监督等。应当说,意见已经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求。但是,能否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还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补,需要在如何操作方面提出更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尤其是在国有资产转让、评估、定价等的透明度方面,要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求。不然,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再者,要防止有人利用经济形势不佳损害企业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运行状况是很不乐观的,企业亏损现象也相当严重。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亏损,在改革的当口,需要高度谨慎。因为,在上一轮改革中,就曾经出现过很多把企业有意做亏的现象,从而达到低价受让国有资产的目的。虽然管理层收购的现象不可能再发生,但做大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转让价格降低的现象也是会发生的。所以,如何防止有些企业借经济形势不好,故意做亏企业,以达到低价转让国有资产、为利益关联人输送利益的现象,至关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将其对立处理,是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必须克服的难题之下。国有企业改革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既是一对矛盾,也是矛盾的统一体。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