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文具市场简直就成了玩具市场!”日前,和笔者一同走进江苏省宿迁市国际义乌商贸城一家文具店的小学生家长谢女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的确,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习文具,大到书包套装,小到一块橡皮,无不是花样百出。(11月26日《中国教育报》)
削笔刀什么造型都有,小汽车、火箭式、小房子等样式百出;铅笔盒的形式也不再四平八稳,火车头、坦克式、潜艇等形状各异……面对这样的文具,哪个孩子能不动心,哪个家长能拒绝孩子的要求,买吧,价格昂贵不说,不实用,不环保,而且还助长了孩子们的攀比心理;不买吧,孩子又非常喜欢,过度玩具化的文具真是让人爱恨两重天。
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当然由市场来决定。所谓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什么样的产品。摸透了中小学生心理的商家,是精明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投中小学生所好,开发出了能使用的又有“创意”的文具,满足了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打开了产品的销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的价格,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一个愿卖,一个愿买,公平交易,你情我愿,怨不得商家,怪不得厂家,这或许无可厚非。
但是,再“花哨”的文具也是文具,玩具化的文具也不能丧失文具的功能。如高价月饼一样,奢华的包装往往意味着高价,致使月饼“吃”的功能消退,“礼”的功能增强。而过度玩具化的文具也是如此,奇特的外形往往意味着惊人的价格。你看,削笔刀非要做得样式百出,铅笔盒非要弄得怪异无比,圆珠笔非要做成各种卡通动漫形状,恐怕赚取高额利润才是目的,这或许依然无可厚非,但是由此造成的文具功能退化却值得人们警惕。花高价买的文具,没用几天就坏了,还不如普通文具,可谓是价高质次,沦为人们所说的“样子货”,这样的“创新”的确可悲。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样的“创新”往往意味着不安全。橡皮带有香味,多是用工业化学溶剂调和出来的,会对孩子的神经和血液系统造成伤害;带卡通装饰、小挂件的圆珠笔,其小零件容易脱落,一旦孩子发生吞咽、误食,就有可能引发窒息等意外情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人不得不质疑这样的“创新”究竟能够消给费者带来多大益处?如果“创新”带来的只是对孩子健康的伤害,那么“创新”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
创新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文具的创新应当只是为了更有效地让中小学生使用,实用价值才是最根本的一点,离开了实用功能而过度张扬玩具化的文具恰恰背离了这一点。由是,人们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具过于玩具化,再新颖别致,再引人眼球,没有质量,没有实用价值,这样的“创新”也是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