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亦成愁,民间募捐如何走出低效?

2015年11月25日 10:06   来源:光明网   然 玉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但这却让学校犯了愁。校长表示,“今年已累积收到了数十吨衣物,这些衣服完全用不完!”校方表示,学校也曾想要转捐给其他需要的地方,但一年数十吨包裹,邮费昂贵无法承担。(11月24日《华西都市报》)

  谁曾想,爱亦成愁!数十吨的爱心衣物,用之不及、弃之可惜,令这所山区小学困扰不已。八年前的一则求助网帖,时至今日不仅余劲未消,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四面八方捐赠的衣物,源源不断地寄来,直至堆积如山,让人左右为难……在围观者看来,这或许是“温馨的烦恼”;但,于当事人而言,这的确是沉重的负担。或许,此一尴尬状况,恰恰在一个侧面折射出,民间慈善由来已久的固有局限。

  在评价该事件时,当地教育局将之归因为“信息不对称”。此般判断,当然不无道理。然而,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所谓“信息不对称”,又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说,缺乏权威的、整合化的民间募捐信息平台。以至于募捐信息的发布、更新,往往显得杂乱而滞后;再比如说,募捐者的“文本组织”存在结构缺陷。这突出表现在各类的募捐呼吁大多笼统模糊,且极少明确“有效期限”、“终止条件”等核心要件。

  除却上述种种,民间募捐信息的流传之所以会失准,还有着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也即,网络传播一贯存在的煽情化、轻率化倾向。每每看到催泪场景,每每遇到求助信息,不少网友都会下意识抛弃理智,仅仅通过不停的“转转转”来表演自己的善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过时的募捐信息”总能被人挖出,并且总能吸引到可观的关注度和转发量。就此而言,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其实也可以被看成是,网络舆论选择性处理募捐信息的结果。

  时至今日,民间慈善的内在驱动力,还是那些原始的、情绪化的爱心冲动;而其实现路径,也显得很是粗线条和低效率!当我们缺乏一套成熟的方法论,缺乏一套标准化操作的经验,各行其是的民间捐赠,就仍可能继续造成“爱亦成愁”的困局。说到底,做慈善终究是技术活,它所需要的并不是一时的廉价煽情和爱心泛滥,而是踏实的、持续的专业运作。

  可以预见的是,只有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只有实现“慈善捐赠”的深度转化与跨时空存续,全社会的爱心才能都流向正确的地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