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农民遗忘在全民健身的角落里

2015年11月20日 07:33   来源:红网   庾春云

  据近日公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高,经常参加的人数百分比明显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就近就便锻炼”和“花钱买健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认同,进而到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成效,为全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则新闻,理应为国家的“全民健身”活动所取得的成效而感到高兴的,然而,笔者却反而有一种被遗弃的痛感:近年来,大江南北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或体育馆内的体育设施确实科学、规范、齐全,场地规模与城市大小十分相配,每逢节假日或八小时以外,场内锻炼的人员很多,特别是在那大小广场上,大妈们的广场舞更是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节奏有力,气势宏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一走到乡村,除了城市近郊的乡村还有点“全民健身”的气息外,一般村活动中心是很难见到像样的体育场地(少数贫困村有国家扶贫修建的乡村体育场地,只是极少有人在里面锻炼)。对此,笔者不禁要问:难道“全民健身”遗忘了农村?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困局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首先,农民的锻炼意识特别淡薄,他们往往把劳动与健身混为一谈:“农民农活重,没有闲心健身”,“我们经常干农活,身体素质好,不需要健身”;其次是无场地,即使有退伍军人和学生回乡想进行体育锻炼,除了在布满泥土的乡村公路跑跑步外,就别无其他锻炼的场地了;再次,农村没有锻炼的氛围,若是看到有人坚持锻炼,会被乡里视为“有毛病”的人,指指点点是在所难免的;最后是缺少引导人——“体育教练”,不知从何开始,怎样锻炼才是最实用有效的。

  要想破解这种困局并不太难,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力争在村村建立活动场所,和添置简易的体育设施,如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当然,如果乡村基层干部能在发展好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充分挖掘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如秧歌、高跷、秋千、毽子、传统武术、龙舟等,那么必将很快地让更多农民们自发走进“全民健身”活动中来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