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练字,求众筹一支派克笔,是真爱的支持一下,1块不嫌少,100块不嫌多”、“想去东南亚,红包换明信片哦,包多少钱大家看着办”、“众筹看场演唱会,现场视频发给大家看”、“要过生日了,想给自己买个生日礼物,望得到大家支持”。朋友圈里由朋友发起的“众筹帖”,引发社会关注。(11月8日《北京晨报》)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有句名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际关系干燥化的当下,陌生人社会不仅缺乏人情味,也让人们在需要关心、帮助的时候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微信朋友圈在本质上是一个以信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网络,有助于健全人们的社会支持、建构精神家园,加强社会互动。
然而,在工具理性的裹挟下,朋友圈被利用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无论是屡见不鲜的拉票,还是索要红包,抑或“心愿众筹”,朋友圈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让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人们找到了利益变现的路径。当朋友圈被竭泽而渔,难免会损伤“第三家园”的功能,让一些人产生了“远离朋友圈”的利益诉求。
“心愿众筹”通过聚沙成塔、众人拾柴的方式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这原本是一条民间慈善和社会公益的重要渠道。只不过,打着“心愿众筹”的旗号却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这样的做法即使能够在短期内成功套现,却不可避免会对熟人社会网络带来损伤——“心愿众筹”对于发起人来说本小利大,对于朋友圈的熟人来说则是一种“道德绑架”。
无论是觉得有意思、给予支持,还是“碍于面子”意思一下,抑或淡漠地视而不见,在一个多元、异质的时代,对于同样的“心愿众筹”,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需要。为发起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买单,显然偏离了“心愿众筹”扶危济困的本义。
健全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让他们悲苦的人生多一些光亮和温暖,需要多元、畅通的民间救济渠道。可是,许多朋友圈上的“心愿众筹”,并不具有“等不及”、“伤不起”的焦急与迫切,而是为了尽快地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原本应该自力更生的事情却要别人来为此支付成本,这样的“心愿众筹”会切割社会信任,加剧熟人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熟人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不能“想消费就消费”;一旦任其陷入“公地悲剧”,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自律意识和公共精神,才能避免朋友圈成为利益变现的平台。如果任由“心愿众筹”野蛮生长,情感关系工具化、利益化的大行其道,很可能会导致朋友圈有名无实。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