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华科大泼水节,一场无谓的茶壶波澜

2015年11月03日 06:57   来源:红网   余人月

  连日来,华中科技大学“泼水节”成了网上持续发酵的话题,有人认为“攻占”女生楼、互相泼水、堵门等行为是一种集体性骚扰;也有师生跳出来辩解,自称是欢乐详和的,充分尊重了女生权利,没有任何强人所难与不敬之处;更有高论醍醐灌顶,校园人文环境的蛮荒与压抑,让理工宅男的面孔上写着笨拙与幼稚,可怜与可悲。因为大学里的性别隔离,即女生宿舍不许男生进,阻断了男女交往与相互了解,给欲望的饥渴升压,才有了狂欢下的宣泄。(11月2日《新京报》)

  子非鱼,岂知鱼之乐,华科大“泼水节”是快乐还是快感,即便亲身参与者,也感受不一,硬要一把尺子量到底,来个定性或上纲上线,实无必要。“泼水节”的是非曲直,一言难尽,在此不论,只想说的是,这本是一场无谓的茶壶里的波澜,制造这个话题的本身,比“泼水节”更显寂寞与无聊。

  “泼水节”是什么时候的事?据称始于2006年,因为一位大一学生向楼下的学生泼了水,还受到了批评,后来则演变成了学校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参加毕业晚会后在校园游行、挥院旗、喊口号、泼水,成为了华科大学生的人生记忆。“泼水节”是一项毕业纪念活动,现在都是开学两个月了,而2015年的校方取消了“泼水节”。关于“泼水节”的撩骚,显然并非针对最近发生的事。实际上,此讨论源于2013年的一则网贴,早已不是新闻。

  华科大“泼水节”在这个秋天突然蹿红成了话题,本身就显得怪异,不能不说,这与一些网络媒体惯于没事找事制造噱头有关。网上经常有些无厘头的新闻,耸人听闻,点开一看,即是多年前的事,这种现象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里较为常见,一些网络论坛与资讯里,也爱玩这把戏。为了吸引眼球博流量,新闻不够,旧闻来凑,将陈年往事拦头去尾,搞个标题党来忽悠人。比如,11月2日的一些网站就出现一条蛮雷人的新闻,26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老太不堪管得太紧离家出走。点开一看,新闻的5个要素都不齐全,没法证实。再上网一百度,2014年,2015年初都有类似报道,还是讲述体,是故事还是新闻,谁知道呢。一些网络新闻的没节操,由此可见一斑。

  长恨人心不如水,平地无事起波澜,对华科大来说,这“泼水节”的新闻莫过于此。讨论华科大“泼水节”,更要好好讨论下一些网络的无事生非伎俩。新闻,当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报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违背基本的准则与伦理,将些陈年旧事甚至子虚乌有的事情拿来炒作,浪费大家表情。为一己之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制造自家网络流量的狂欢,跟没头没脑泼水于人制造骚扰有何区别。华科大“泼水节”早已取消,并不是正在发生的事,皮之不存,口水一通有何现实意义?对网上这类不道德的新闻骚扰,也当规范禁止为好。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武科大挂科罚跑(图)    2015年03月27日
  • ·南科大办学应勿忘初衷    2015年03月25日
  • ·理性看待南科大教改价值(图)    2015年02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