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社会学概论课上,她摔了两个不认真听课的播音专业学生的iPhone6s手机”,近日,一则网帖被某知名新闻门户网站转载后,引发了社会热议。记者了解到,摔手机的一幕发生在10月26日下午。27日,记者见到当事的浙江传媒学院戴冰洁老师,她表示自己和学生已经达成谅解。(10月29日《钱江晚报》)
老师怒摔手机,舆论呈现两派,有人支持,称现在的学生难道都不能管了?老师不摔手机的话,家长也应该摔;也有人反对,称老师教书育人应该采取文明的方式,摔手机是不妥的,更何况,若是多数人都在玩手机,老师也应该自我反省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两方观点,都有其拥趸,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上,此事最大的看点,不是纠结于“老师怒摔手机”的是非对错,而是要反思这背后的真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活,早已从以前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到如今的“短信声、QQ声、游戏声,声声不息”。而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超九成在校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而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超九成会带手机去上课。这就是说,在课堂上玩手机,很可能不是一个两个学生的事情,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在学校里如此,在社会上亦然。当科技电子产品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入侵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
因此,不少高校纷纷打响“课堂保卫战”,发起拯救大学课堂的活动。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有200多名同学主动发起“挑战21天上课不用手机”活动,这是难能可贵的自觉;而此外,学校也是积极作为,南京理工大学要求上课“关机”,江苏大学上课时间断网,有些大学甚至购置了手机信号屏蔽器……这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都很好,意图也很简单,无非是希望大学生们“远离手机、回归课堂”。但现实的效果,却不甚理想。
为何呢?堵不如疏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在“互联网+”时代,一味地“堵”学生们上课玩手机,显然并非治本之策。而在国外,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同样很普遍,那么人家是怎么解决呢?据美国《时代》周刊推出的《无纸教室正在到来》一文可知,无纸和数字已经叩开了美国学校教室的大门,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计划,将颠覆美国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同样是“课堂保卫战”,我们是逐出技术,国外是欣然接受,这背后的高低优劣显而易见。
与其对学生玩手机“堵”与“摔”,不如光明正大地引导他们用好手机。在国内,这同样有现实案例,南京大学教授左玉辉就在课堂中主动引入手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课程平台,学生的积极性与活跃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然,这样的改革需要时间、精力和成本。但拯救大学课堂说到底,仍然是要保证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是吸纳而不是拒绝先进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管理者和教师应主动接受新事物,如果一直坚守旧有的僵化模式,只会加剧这种矛盾与对立。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