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把“漂亮的铁头”玩坏了

2015年10月29日 09:25   来源:京华时报   杨耕身

  对于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母亲来说,没有不漂亮的“铁头”,我只是想弱弱地提醒一下,别把这个“漂亮的铁头”给“玩”坏了。

  据说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一个“敌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几天火起来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这个叫梁胜杰的9岁儿童。这个微博名为“漂亮的铁头”的小学生,被誉为“中国最小的诗人”。

  铁头从6岁左右开始写诗,已写了200多首。今年8月,他的诗被清华大学出版社以《柳树是个臭小子》为名结集出版。就在这几天,他的几篇包括《爱情》在内的诗歌在网上被刷屏,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铁头写的不能叫诗歌,有些词句显得低俗,有人认为他充满想象力,还有人认为,一个9岁的孩子,懂爱情是什么吗?

  所有看起来正襟危坐的评论都让我感到好玩。那些指责铁头词句低俗的,我想问什么叫低俗,低俗又如何不算诗?那些指责一个小屁孩不懂爱情的,我想知道爱情难道非得是成年人的特权吗?

  至于将其诗作结集出版,我觉得不妨持之以无可无不可。出版本身是一种权利与自由,此为前提。出版社以营利为目的对孩子进行营销,似乎也无可厚非。孩子他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曝光并进入公共生活,尽管略显残忍,但在现实社会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不过,尽管铁头的诗并没有让我觉得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什么特异之处,我倒是一点也不反感将其称为诗人。教育家说“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如果愿意,也可以都是画家,或评论家。当然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仍是一个孩子,都需要成长。

  对于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母亲来说,没有不漂亮的“铁头”,我只是想弱弱地提醒一下,别把这个“漂亮的铁头”给“玩”坏了。

  比如少些无谓的“吹捧”。我注意到某评论家公开评论道:“铁头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的胜利,他的诗集出版为中国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榜样。”这样说也未免太过唬人了。当然还有一大帮刻意在为营销造势的大人的报章言论。王安石“伤仲永”的时代,人们就已经明白“捧杀”的道理。

  比如少些虚假的“营销”。我注意到该书出版社在其微信公号上推出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臭小子已经火遍小学,你还不造吗?”这个文章展示了据说“全国各地老师发来的孩子们读铁头诗开心情形”的一组图片。火成这样,我还真是不“造”,当然也自是不信的。这大概也超出了所有稍具现实生活经验者的认知。

  如果出版社为了营销刻意夸大或造假,其对铁头及其他孩子会是一种什么影响?当然,我也希望那些学生手中展示的诗集,的确如微信所宣称的,系“自发购买”。

  还比如少些公开的“粉饰”。我注意到铁头母子之间在讲述时的差异。孩子他妈对媒体声称“我不是虎妈,我没有逼过他”,然而铁头公开的说法却是“开始的时候是被妈妈逼的,一直被逼到了9岁”。我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两种说辞,但是千万别忘了,孩子应有的天性。

(责任编辑:屈波)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先别急着给乳房美学课拍砖    2015年11月05日
  • ·铁链拴儿示众 哪能如此教子    2015年11月04日
  • ·三少年杀师案后刑责年龄该降吗    2015年10月22日
  • ·“十三郎”忏悔飙车族最该听听    2015年10月2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