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想的旁观者

2015年10月28日 09:54   来源:人民日报   廖 埝

  服务一地,就要思考如何让村民致富,为村民改变命运探路,不要把自己当成村民梦想的“旁观者”,滋生发展不发展与己无关的惰性  

  几年前,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了农村。由于对农村的认识有限,人际关系完全陌生,整天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年轻人选派到村里来做什么,如何开展工作,评判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真正忙起来就充实多了。武陵镇当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村委会、居委会也提倡电脑办公,但有些村干部不会用,很多政务信息流转不畅,我自然而然地开始负责村里“网上政务”。我向村干部学习如何处理村务,同时主动教他们互联网知识,新老互动有效修补了工作短板。

  此外,村里已有产业之间可以互相结合,可缺乏系统规划。为了理出一条村子发展的清晰思路,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查阅资料、请教农业专家,完成了一篇关于长塝村循环农业发展的论文,试图将本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融为一体。随后的两年里,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有三四家企业落户,循环农业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村里百姓不光拿到相应的土地流转费,也获得了就近务工的实在收益。

  可见,认识不足也许是问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况付诸实践,问题就可能是一种“创业”机会。服务一地,最应该做的是不忘思考如何让村民致富,不忘投入具体工作为村民改变命运探路,而最可怕的,是把自己当成村民梦想的“旁观者”,滋生发展不发展与己无关的惰性。

  如今,我当上了村主任,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处理起来让我更真切地体认国情、敬畏基层。值得欣慰的是,作为外地人,群众对我很信任,除了能够站在中间立场来处理问题,我也积极向村民传递实干、正派的作风,长塝村的干群关系一直融洽向好。因为这份难得的信任,我在复杂的村民事务中处变不惊,能不偏不倚地对待矛盾,在群众眼里也少了那种“干部不作为、不正派”的固化思想。

  “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年轻人,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可以开拓的事业则更广。身在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农村、认识国情,只要对当地发展有益,对推进“三农”工作有助,青春注定无悔,人生也会出彩。

  (作者为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长塝村主任)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