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惯例”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15年10月13日 07: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聃

  近日,上海市民郭小姐乘飞机前往多伦多时,打算选紧急出口位置的座位,结果却被告知需要再付500元的选座费。据悉,有些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在国内一些航线推广“付费选座”,一般是经济舱的第一排以及紧急出口位置等活动空间相对宽松的座位。一家航空公司人士表示,“选座费”符合国际惯例。

  事实上,“付费选座”早成为国内航空公司的集体行动。2013年5月,海航就开始尝试国际航线付费选座,费用为500元;2015年1月28日起,东航推出了“优选座位”服务,旅客需额外支付500元人民币;2015年5月初,南航也宣布在12条广州出发的国际长航线上实行“付费选座”,最高需支付600元人民币。不过,在国航2014年试行选座收费10天后,就被民航局口头叫停,海航的相关产品也停止预订。

  原本已被民航局口头叫停的“付费选座”举措,不仅卷土重来,其范围还由国际航线扩大到国内航线,此种现象的出现,显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正如有分析认为,2015年上半年国内四大航空公司的净利润均有较大涨幅,但这当中油价下跌成为盈利的关键因素,公务出行被压缩、票价走低依然是航空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国内航空公司可谓“账面好看,压力不减”。航空公司为减少亏损,于是选择了在主业基础上大力开拓“付费选座”等附加收费业务。

  如此看来,推行“付费选座”举措,对国内航空公司来说或有其必要性。但是,这种行为的必要性真经得起追问吗?有法学专家表示,一般而论,航空公司销售的机票明确表示分为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三个级别,每个级别有明确标价,在票价相同的经济舱内舱位划分区域付费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涨价。很简单的反问是,如果航空公司这种选座费合理,那火车票、电影票等是否都可以这么卖?

  应当承认的是,机票销售和火车票、电影票销售有一定差别,但需要清晰指出的是付费选座的程序正义问题——国外不少航空公司提前就划分了经济舱等级,标明不同价位,让乘客在购票时明确知晓且选择。换言之,国外的“付费选座”举措的推行,是建立在乘客知情且可自由选择的前提之上,而从国内几家航空公司目前的安排来看,“付费选座”更像是一种“钱多者竞得”的形式,不仅形式显得粗糙,也难逃“变相涨价”和侵权的嫌疑。

  在航班上推行“付费选座”到底可以不可以?到底符不符合“国际惯例”?在谈“国际惯例”之前,首先需要谈的仍是“程序正义”,毕竟,“国际惯例”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最不可或缺的是民航局的态度——倘若认定国内航空公司推行“付费选座”举措尚不成熟,就当迅速叫停;倘若允许其推行,就当督促航空公司迅速完成“付费选座”的相应程序建设,而不能任由其以当下这般粗糙形式存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