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然而,这个战胜了疟疾的老人说:“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见10月7日《中国青年报》)
屠呦呦获奖,确实有值得国人高兴的理由。然而相比较而言,屠呦呦却显得淡然。显见的事实是,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居然是“三无教授”,不过,或许正是其看淡了一切,才使之没有去争取过多的身份属性和名利标签,也才使得自己有超然于外的时间,潜心研究学术,并最终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从这一点来说,屠呦呦的淡定并不是矫情,而恰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延伸,一种个体素养的延续。与一些人的功利浮躁相比,这样的品质显得异常难得。
一个诺奖落地中国科学家说明不了什么,如何让更多屠呦呦式的科学家出现,才是整个社会共同需要面对的课题。科学成果的获得来之不易,尤其需要科技研究者有“献身精神”:不但应有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的职业素养,更要做到始终如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守。在科学的高峰上,最终的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很多人行于半途就抱恨终天,但也给了后人继续向上的台阶。所以科研工作者必定要有一颗淡定而坦然之心,要有奉献而无私的情怀,要看淡功名与利禄,最终才能拿到开启成功的钥匙。
如屠呦呦一样拥有这种品质与情怀者,可谓举不胜举,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科学家最应有的基本素养,那便是看淡名利、潜心研究与长期坚持。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科学品质正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在商业的裹挟之下,有些科研项目成了圈钱的道具,某些科学家成了“另类商人”,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有建树的研究成果却没有成正比。更有甚者,有些科研工作者竟然因为骗取科研经费而锒铛入狱。
取得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令人欣喜,然而保持科研工作者的职业风范才更值得尊重。看淡名利的屠呦呦诠释科学精神,其获评诺奖既是对其自身成就的承认,也是对千千万万屠呦呦式的科学家群体的褒奖,更是对秉持和坚守的科学精神的推崇。
屠呦呦以成就铸就了传奇,也以坚守而成为榜样。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