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仙桃?

2015年10月08日 09:37   来源:红网   余锦雄

  日前,网上晒出一张仙桃某工地围墙上的《仙桃市民文明公约》,该公约前两句赫然写着:“热爱祖国,热爱洛阳”。有网友表示:“这是本世纪规模最大的异地恋,要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10月7日《大河报》)

  对于此公约的来龙去脉,仙桃官方迅速给出了解释:网上流传的宣传语是仙桃六建在其建设的一个工地围墙上做宣传,为增加文化氛围,就在网上找来图片进行发布,内容为某地的市民文明公约,并不是我市的市民文明公约,现已清除了该内容。

  按说此值国庆长假之际,政府行政机构尚未回来工作,仙桃官方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作出回复,其反应不可谓不及时,其解释不可谓不清晰。但是,网上的一些网民的调侃之声仍然不绝入耳,看来,现实生活中鲁迅精神毕竟不灭:“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理会官方的说辞,还是驰骋着想象的翅膀继续翱翔,嬉笑怒骂不断。

  作为一个参加了去年《仙桃市民文明公约》知识问答的人,我必须说,《仙桃市民文明公约》和网上晒出的那一份洛阳市文明公约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这个度娘随时愿意提供服务的信息时代,要发现这一点也并不困难。说到底,所谓的《仙桃市民文明公约》惊现热爱洛阳,的确是建筑工地的无心之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仙桃”还是缺乏意境上的真实。

  那么为什么网民可以视官方解释于无物,继续自顾自的调侃和讽刺呢?第一,网民习惯于在别人预先设立一个语境的前提下跟着推波助澜,抢占语言优势,甚至最后形成网络暴力,这一点从历次的现象话题中都得到了印证。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有人就先下了一个“政府懒政”的套子来引诱网民走进来,成为“套中人”。第二,“政府懒政”的语境前提所以能够铺设成功,是因为现实中“政府懒政”这种事太多了,大家已经感同身受了,所以一旦有人抛出话题,不分清红皂白的附和跟随就是习惯使然。看来,我们政府的行政改革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因为只有丢掉懒政的思维,才能取信于民,也才能少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

  最后,正如尼尔·波慈曼所言: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些人未尝不知道整件事不过是建筑工地的无心之失,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次难得的娱乐机会,毕竟社会正朝着将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的方向发展。但娱乐也是有底线的,在我们看来,有底线的娱乐可以是一种高雅,没底线的娱乐如果偏离了法律和道德的轨迹,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可乐。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