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转型升级须突破“路径依赖”

2015年09月25日 07:02   来源:工人日报   王 群

  立足长远,推进东北振兴,势必要打破既有的体制藩篱,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振兴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甚至会伴随着长时间的转型阵痛,但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和希望。

  一段时间以来,东北地区各项经济数据持续探底,但“底”到底有多深?未来东北经济将会惯性下滑还是企稳回升?此前的政策措施效果有没有显现?这些已成了吸聚社会目光的焦点话题。

  从9月2日起,本报推出《东北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时》系列报道,本报记者赴东北地区深入调研,试图以多维视角呈现当下东北经济的真实发展样态。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东北地区确有一些深层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亟待消除,但也与部分媒体“唱衰”东北地区“经济塌陷”的论调有所不同,当下一些积极因素和发展动力正在积聚,东北经济转型升级已然上路。

  作为曾经引领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以独有的优势支撑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时移世易,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惯性和定势让东北经济产生某些牢固且畸形的“路径依赖”,也不可避免地使其背负了落伍于时代的沉重负担。时下,在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正视问题、找寻病根,打造新的动力引擎,推进东北经济驶向健康长远的快车道,乃是当务之急。

  从产业格局来看,当下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绝大多数重化工行业的国内需求峰值已经或者即将到来,致使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比重过高的产业格局陷入“量大利小、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重化工业“一柱擎天”,同时也意味着整个产业比例的失调。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明显滞后,民生领域的产品供给不足已成通病。

  所有制结构方面,东北经济同样难逃“路径依赖”怪圈。众所周知,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国有经济占比更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料、资源类产品的下游需求明显减小,东北一些国企“船大难掉头”,民营经济的增长又难以在短期内稀释国有经济的占比,经济运行内生动力相对匮乏,经济增速下滑在所难免。

  “路径依赖”还表现在其背负了沉重的体制与结构的惯性,计划经济惯性思维难以根除。东北地区曾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是实行计划经济最彻底的地区,尽管历经多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烙印和后遗症依旧未能消除,步履迟缓的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转轨的进程。

  立足长远,推进东北振兴,势必要打破既有的体制藩篱,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振兴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甚至会伴随着长时间的转型阵痛,但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和希望。

  传统产业基础雄厚且稳固,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尤其传统装备制造业方面,这是东北地区的优势。因此,正如诸多专家所指出的,对于东北地区而言,传统产业可以经过技术升级和改造衍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型产业集群;新兴的接续产业不应全是“另起炉灶”,它需要传统产业提供基础和依靠。因此,基于传统产业而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应该是未来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向,而生产性服务业应是其主体部分。

  如今,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出以及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劳动力供给在减少。因此,东北地区应更加注重提升人力资本优势,发挥拥有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建立起切实体现人才创造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风物长宜放眼量。新一轮东北振兴大幕已然开启,在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的提振之下,我们有理由期待东北经济能够实现华丽转身,浴火重生,行稳致远,重塑辉煌。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