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谭浩俊:保定天威破产重整冷思考

2015年09月24日 07: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谭浩俊

  近期,保定天威发布公告称,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申请破产重整。相关分析认为,保定天威破产重整意味着央企不败金身告破。

  显然,我们需要追问,曾经的国内最大电力设备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唯一独立掌握全部变压器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保定天威为何会沦落到破产重整的地步?

  按照企业的说法,保定天威出现今天这种状况,主要是从2011年起,全球经济放缓、整个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导致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资金枯竭,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则停产超过两年,资金枯竭,对到期的债务无偿还能力。也就是说,围绕保定天威的各个板块,都到了无力运转、无力生存的地步。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破产重整后能觅得一条生路。

  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放缓,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当然是保定天威陷入困境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保定天威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呢?企业自身就没有任何责任呢?显然,这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保定天威自2008年1月涉足新能源行业以来,就没有真正顺利过,也没有享受到新能源起步阶段的“暴利”。一方面,投资成本高于一般企业,从而为今后的竞争留下很多隐患;另一方面,建设周期过长,没有能够在行业最活跃、暴利最多时获取利益。相反,在技术参数方面又不如其他企业。因此,别的企业都曾经红火过,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而保定天威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直到企业出现问题,保定天威新能源投资才“名声大振”。

  保定天威没有能够在新能源行业中获得机会,反而使原本具有龙头老大地位的变压器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是盲目扩张、盲目跟风的结果。当时就有国资专家坦言,国有企业如此大规模地投资新能源行业,总有一天会尸体遍野。现在看来,一点没错。

  保定天威此后投资的项目,很多都是在新能源行业已经步入困境的情况下。如果当初早点歇手,就能够大大减少损失。遗憾的是,国企的性质决定了保定天威不可能就此罢手,而想继续围绕数量和规模、政绩和需要赌一赌,最终赌得倾家荡产。

  所以,保定天威对国企来说,是一面可以用来认真反思、认真借鉴的镜子。只是这样的镜子,可能在许多国企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影子,有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而随着保定天威陷入破产重整的境地,上市公司天威保变的投资者们,心里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在未来的六个月时间里,保定天威能否有回天之力呢,值得关注。而在央企改革大幕正式拉开的情况下,其母公司中国兵装集团会不会对其实施抢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