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见怪不怪的事儿终于上了新闻版面。媒体报道称,开学季,老师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些通知,通知刚刚发出去,就被家长们一片“点赞”淹没了。媒体在报道这个现象时用了很生动的标题,“老师网上吱个声家长齐齐刷屏点赞”。
“聪明”人总要做机灵事儿。媒体生动地还原了一下家长的“机敏”:老师随手发学生站队、看书的照片,就会引得一些家长点赞、献花,再用无比膜拜的语气发上一句:“××老师辛苦啦!××老师太有爱啦!!”别看这点赞刷屏的场面一片和谐,背后其实是家长和老师的复杂关系。那些点赞和献花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么?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家长们齐刷刷的点赞也许只是为了告诉老师,我们重视您说的每一句话。家长们给老师点赞,为的是引起老师的注意,家长对老师“膜拜”的根本诉求是,请老师不要“亏待”自己家的孩子。
齐刷刷的点赞其实透露着某种不信任,即使家长感觉没必要点赞,也会担心若不点赞,孩子在学校会不被老师重视,。类似现象不光存在于家长微信群里,看一看职场微信群,社交媒体圈里的“宫心计”并不鲜见。“领导转发的,都默默点赞。公司领导分了派系,还会根据点赞的人来判断他们有没有‘站对队伍’。”这是前段时间新华社一篇稿子对朋友圈“变味”的描述。
现实有怎样的底色,都会映射到你依附的社交工具上。如果单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国人依附性人格的形成自有其渊源。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依附性人格是中国的地理、文化等因素共同塑造出来的。但现实中我们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的依附,早已超越了文化层面的意义,而带上了功利色彩。
家长为老师点赞,下属为领导点赞,无非是想依附于一种“权威”,以便让自己“活得更好”。人们总是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现实理由,为自己所付诸的“依附”开脱,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个以权力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中,掌控人情世故才是最重要的制胜因素,而掌控人情世故的重要法则就是靠近“权威”。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讲,老师是权威;对于下属来讲,领导是权威。当靠近“权威”成为一种人际交往潜规则之后,现实里的点头哈腰当然远远不够,将其延展到社交媒体上,自然也不那么奇怪了。
问题是,你不遗余力地为“权威”点赞,果真能赢得“权威”的青睐么?新闻说,那些拼命为老师点赞的家长其实为老师添了不少麻烦,老师哭笑不得,只好一遍又一遍发布相同的通知,并请家长们不要刷屏献花。这么看,人际交往中还是应该“多一些独立、少一些依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