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京飙车案,责任受限为何通行无限?

2015年09月09日 10:45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这几天,舆论普遍质疑南京宝马案肇事者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根据这一司法鉴定,犯罪嫌疑人王季进被评定为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所谓“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

  人们担心,如果王季进因此而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包庇和放任。如果这个司法鉴定意见是可靠、可信的,王季进以及他的家人是否就能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这跟他的家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法庭审理此案时,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一个有精神问题而不具备完整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否应该获得驾车权利?王季进拿到驾驶执照,就是获得了“完整”的驾车权。一个有精神问题的人握住了方向盘,这辆车就成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威胁着不特定人群生命安全,发生车祸几乎就是必然的,只是不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会在什么时候发作。

  南京交管局称,王季进于1998年12月报名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医院出具的有关检查结果表明,王季进无妨碍驾驶疾病及生理缺陷。其后,王季进在审验驾照时也没有向警方说明过有精神方面的障碍——向交管部门隐瞒自己的精神问题,王季进是否应该负法律责任?如果因为王季进有精神问题,在考驾照这件事情上也没有责任能力,那么,他的家人,作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是否应该让他去考驾照,让他开车上街?从此前报道中获知,王季进的父亲及祖母早就知道王季进有精神疾患。

  保障公平的原则之一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相对等。你的驾驶执照是主动获得的,不是别人硬塞给你的,那么你对安全驾驶的责任也应该是完整的;如果王季进的责任能力受精神问题限制,那么他的家人的监护能力难道也被限制了?家人本来可以向交管部门反映王季进的精神问题,阻止他获得驾照,但他们当初没有履行这个监护责任,让王季进获得了不该获得的权利。现在王季进撞死人了,如果可以以精神问题减轻处罚,等于告诉人们:权利和义务可以不对等。如果出现了这个结果,将重挫人们的司法公平的信心,对社会将是极大的伤害。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南京有必要申办游泳世锦赛吗?    2015年10月12日
  • ·南京宝马肇事案应有详细释疑    2015年09月08日
  • ·把南京之殇化成世界之戒    2014年12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