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信用经济是一张永不过时的门票

2015年09月09日 07:37   来源:法制日报   李 云

  记者9月7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8月28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向全国旅游景区发起倡议,呼吁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共同抑制门票上涨势头,倡导5A、4A级景区带头不上涨门票价格。倡议发出后,各地旅游景区积极支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签订“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约占全部5A和4A级景区的80%(9月8日《京华时报》)。

  响应倡议,诸多景区的表现可圈可点,至于是否表里如一,只能是“不看广告看疗效”。早些时间有消息称,中国一大波4A级和5A级景区近期已经确定将涨价,还有许多景区准备涨价。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一纸承诺PK任性涨价,总让人放心不下:承诺是应付舆论的技巧,还是真正做到一诺千金?是蝴蝶效应的美丽绽放,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承诺诚可贵,听证价更高。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然而,价格听证会逐渐成为一道风景——“快闪”的听证会诠释时间就是金钱;逢听必涨似乎成为听证的宿命……听证会的价值变异为助长任性就有钱。眼下,听证会功能与价值的回归是关键,公平、公正、公信要成为其内生品质。

  时间跨入“金九银十”的旅游季,无论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行动,还是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景区门票都不能成为门槛。有人叹息,门票经济已成为旅游“逆风口”,阻止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旅游大时代的绊脚石。旅游业要站在智慧的风口起飞,或者说,要站在“互联网+”风口,让智慧起飞。只有告别门票经济的依赖,迈入智慧旅游的新天地,才能迎来旅游的春天。

  信用经济是一张永不过时的门票。承诺是信用之始,践诺是信用之终。景区承诺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否兑现、兑现的程度如何不能光凭自觉与自律,必须依靠信用体系的完善与约束。旅游只有注入信用经济的血液,才能更有生机;景区只有拥有“信用之躯”,才能焕发青春活力。鉴于此,一方面,需要用法治建设与制度规范来束缚“任性涨价”;另一方面,亦需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与奖惩措施完善来培养信用品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