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和新生一起走进了邱德拔体育馆迎新现场。北大今年录取本科新生4006人。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两名孤儿新生获每年2万元资助。北大今年首次提出为经济困难新生提供精神支持。(《北京晨报》9月6日)
观新闻后的跟帖,大家对“精神支持”褒贬不一。有人说,所谓“精神支持”其实是一种“精神歧视”,你咋知道贫困学生在精神上一定贫困呢?也有人认为,对贫困大学生来说,精神的迷茫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因而抓好他们的思想建设非常有针对性。
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在生活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迷茫,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思想波动和心理感受,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名利,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为做好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经验。因而,北大首提“精神支持”贫困生,不仅不是对贫困大学生的歧视反而是对其进行重点关爱,彰显了北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不过,北大的“精神支持”目前尚在刚刚提出的“概念性”阶段,支持的对象也仅限于贫困大学生。后续如何丰富支持的手段和方法,拓宽支持的对象,逐步形成系统性、完备性的思想引导体系,目前尚没有清晰思路。笔者认为,“精神支持”若要取得实际效果,两个方面绝不能忽视。其一,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感受,学生不喜欢脱离实际、空洞无物的“高大上”灌输和说教,而喜欢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或困难的辨析和引导,这就要求“精神支持”要细而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其二,“支持”手段要多样,频率要加密。应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综合利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评理、说服、释疑等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做好“精神支持”绝非易事,其难度可能远远超过“物质帮助”。它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关注学生的心理精神成长,愿为此投入人力和物力、财力,更需要
“三观”高尚、知识渊博、热爱学生的精英教师来具体实施。“精神支持”是一项利人、利校、利国的好事,却是一项不容易显山露水、见效慢、需要耐心和公心的支撑的长期工作。相比招募多少文科、理科状元,能做好这项事业的大学,才当真称得上一流的学府。
古来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相比教授知识和学问,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人更为重要。不然,高校若成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世俗的实用主义者和享乐的消费主义者的摇篮,就太悲哀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彰显人文关怀的“精神支持”其实当成为“北大”等各个高校的第一要义。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