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捡"潮头鱼"被潮水卷走 任性的观潮客何时不再玩儿命?

2015年09月01日 10:09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又到一年观潮时,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吸引了无数观潮客。而在欣赏大潮壮观景色之时,屡屡被强调的观潮安全问题却还是被一些人置之脑后,不少“任性”的观潮客甚至不惜“玩儿命”,酿成了一幕幕悲剧。今年亦不例外,短短两天内,先是8名年轻人去滩涂捡“潮头鱼”被潮水卷走,其中4人获救4人失踪,接着又有一名观潮的男子被潮涌冲上马路,遭车辆碾压身亡。

  在为这些死难和失踪者感到惋惜和悲恸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说一句,如果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还能挽救你于危难之时?那8名贪捡“潮头鱼”的小伙子下滩涂时,对喊潮队员的劝告和阻止置若罔闻,“玩命”的结果就是其中有人送了性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值得吗?再说观潮者,在有关方面反复强调要选择安全区域地段观潮的情况下,每年都有人为了所谓“更好的观潮角度”而越过防护栏,或者进入危险区域观潮。最终的结果就是每年都在“冤死簿”上添上几个新名字,这是何苦来哉?

  人们常常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在真正遭遇危难前,总觉得自己会是幸运的一个,灾难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可大自然听不见你的祈祷,也看不懂你的“自信”,潮水来时自然有其规律,并不会因为你有“强大的内心”就对你网开一面。有句老话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还有一句叫“善水者溺于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些人自信过了头,忽略了潜在的危险,反而比谨小慎微者更容易遭遇不测。

  而撇开观潮者的主观因素,我们也要建议有关方面加强管理和督导。是否可以通过制订切实有效的地方法规的方式,来进一步规范观潮游客的行为?当观潮客对柔性的劝导和拦阻不买账时,包括警方在内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避免他们进入危险观潮区域,或者做出一些冒险的举动。同时,还要在事后对违规观潮且不服从管理和相关规定者进行追责和处罚。虽然看起来如此作派有些不近人情,但只要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那就是值得的。

  当然,最紧要的还是要观潮者自己不再“任性”,不再抱着不切实际的“侥幸心理”,不再为了观潮而大胆去“玩命”。用网友们的话说,当你决定为了一个好的视角或者一张好的自拍去冒险时,请想想你的父母和家人,别再把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了。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挑战不止“狼来了”    2014年09月28日
  • ·孙朴大战不是比赛的全部    2014年09月22日
  • ·定向降准调控政策重在精准    2014年08月04日
  • ·让市场主体同台竞技 大家受益    2013年11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