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亟待加强系统治理

2015年08月31日 09:05   来源:环球时报   张海波

  今年以来,一系列公共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增加了国人对公共安全形势的担忧。从全球范围看,公共安全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瑞士再保险公司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40年中,纳入保险统计的自然灾害数量和人为安全事故数量都在增加。

  事实上,尽管一些具体领域的公共安全事故数量有所增加,但迄今尚无统计数据支持公共安全总体形势日趋严峻的结论。为什么公共安全事故会让人感觉大大增加?原因大概有三个。

  首先是事故的规模化。进入工业社会后,伴随机器生产出现的是事故灾难的大规模化。现代化是把“双刃剑”。它在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将现代社会演变成“风险社会”。风险不适用于计算,因为灾难发生的概率一般很低,但一旦发生,后果则是毁灭性的。不仅如此,现代科技为消除小的危险的努力很可能会造成大的危险。例如,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严重损失,事后有研究显示,虽然对庞恰雷恩湖采取的工程防御措施降低了小的风险,但也累积了大的风险。

  其次是事故的系统化。科技进步在紧密联结现代社会各要素的同时,也为发生系统性灾难埋下了隐患。公共安全风险越来越少以单一的形态出现,通常是互相复合、交互放大。传统的社会安全事件经常与恐怖主义、金融风险等新公共安全威胁同时出现。以我国为例,2008年的南方雪灾就是典型的系统性灾害,是生态环境改变、铁路技术升级、人口流动、城乡二元结构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

  再次是事故的未知性。转基因、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潜藏了前所未知的风险,有些是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无法觉察的。此外,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若应对事故的人发生了变化。即便是同样的事故,由于缺乏应对能力,也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若应对事故的人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事故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前一次灾难的成功应对并不能保证后一次灾难的应对就能成功。例如,美国对2001年“9·11”事件的应对总体不错,但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应对却遭遇“滑铁卢”。

  就政府而言,灾难的规模化、系统化和未知性进一步增加了安全治理的难度。然而,公共安全是基本的公共物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果政府不能给公众提供安全感,则必然导致公众的不信任,甚至丧失合法性。

  为避免出现执政危机,政府亟待加强安全治理,同时建立以危险预防为目的的风险治理体系,以控制事态为目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以沟通互信为目的的危机管理体系,才能系统治理,全面提升。(作者是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