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公共安全教育短板

2016年05月11日 08:27   来源:广州日报   付小为

  参与公共安全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安全教育是其中的必修课。补上这块短板,需要全社会下大力气,系统性的构建和完善安全认知和规范行为的网络。

  日前,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在柳荫街小学共同举办防灾减灾运动会,学生们集体展示了第一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

  全套广播体操共有8节,每一节都对应着一个在危险时刻自救的方式,如火场逃生、保护心肺、胸外按压等。据悉,这套广播体操仍在初创阶段,经过修改完善之后,有望在西城区中小学进行推广,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以广播体操的形式传播逃生自救知识,在一次次练习中熟悉和巩固安全常识,从公共安全教育的角度上无疑是具有创新性的尝试。而广播体操的团体性、普遍适用性,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开拓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可普及人群,哪怕目前只是初创阶段,但其未来的推广,显然不拘于市区局部甚至中小学范畴。作为一种适宜传递的安全习得方式,这一新模式的价值值得被更大程度的挖掘。

  当然,我们要看到,尽管集丰富内容、简单易学性等特点于一身,但公共安全教育毕竟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的工程,防灾减灾广播体操传授了最基本的逃生自救知识,它对于公共安全基础性知识的传播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却不能替代更多其他一系列配套安排的跟进。也就是说,对于防减灾体操,要同时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是相较于过去,我们对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从不够重视到说得多实践得少。创作安全广播体操,不仅仅是实践层面的一次尝试,它本身也在安全教育的“动手能力”上迈出的一大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防灾减灾运动会的主办者为街道办事处与应急救援协会,学校提供场地,学生参与其中。安全教育的承担方涵盖了学校、基层行政主体和社会团体三个方面,而来自这不同层面的三个主体,其实更全面地诠释了公共安全的外延。

  曾经我们把公共安全放在一个全然“公共”的位置理解,公共安全事不关己,责不关己,自有公共机构来应对处理。对公共安全的意识自然也淡漠,相关教育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在公共意识逐渐清晰化的今天,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增多,公共活动的增多,我们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离不开“公共”的个体。公共安全由每个个体的安全组成,维护公共安全,任何机构组织、个人,都责无旁贷。

  参与公共安全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安全教育是其中的必修课。补上这块短板,需要全社会下大力气,系统性的构建和完善安全认知和规范行为的网络。从娃娃抓起,集合学校、社区、社团等不同社会力量,恰因于此,首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的意义才不止是“动起来”这一个方面。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