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川巴中“杀狗令”是一场简单粗暴的江湖追杀

2015年08月27日 07:47   来源:红网   郭元鹏

  四川巴中市清江镇日前发布“杀狗令”。《清江镇政府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通告》显示:从2015年7月10日起,由场镇居委会组织,清江派出所牵头,工商、卫生、畜牧等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集镇开展集中灭犬行动。对未免疫、不拴养、只免疫而不拴养、只拴养而不免疫的犬只一律捕杀,进行无害化处理。(8月26日澎湃新闻网)

  说实在话,笔者不是爱狗人士,也极为反对“处处闻犬吠”。但是,笔者不反对合理养狗、科学养狗、依法养狗。狗猫都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不仅可以成为人类伙伴,也可以成为人类安全守护者。不过,由于养狗乱象出现,纷乱的毫无秩序的养狗,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被狗咬伤,被狗咬死的恶性案件是多发的。

  合理控狗到了迫切的时候,如果再不规范养狗秩序,则对人类危害越来越大。在这种无奈现实面前,合理控狗已经成为各地选择。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都出台了很多涉及规范养狗秩序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出台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对公众安全忧虑的回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报道中提到的这个镇,关注养狗乱象的做法值得点赞。但是,这也走了一个极端,当红头文件演变成“杀狗令”的时候,这就是简单粗暴的,虽然是积极作为,却是积极之下的乱作为。

  从新闻提供的照片来看,“杀狗令”十分血腥。工作人员拿着夹狗的夹子,狠狠地夹住狗的脑袋打死,这不仅让爱狗人士泪雨飘飞,也让我们这些不怎么爱狗的人士心绪难平。这种粗暴的管理模式,其实在30年前曾经出现过。

  那个时候,“杀狗令”是全国性的,各地都掀起了一场杀狗潮。不过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一方面,当时疫苗不多,难以做到给每一只狗注射。另一方面,当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狗,而且是好多只,生活困难没钱给狗注射疫苗。当时的杀狗是一场无奈的行动。就是这样一场杀狗行动,事后也是遭到舆论谴责的。

  30年后,这样的“杀狗令”何以卷土重来?这说明简单粗暴的工作模式依然成了没有进化的阑尾。控狗是很多市民都赞成的,但是到达目标的办法很多,我们不能为了目标不择手段。

  笔者以为控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既然乱象已经出现,解决乱象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对于流浪狗、野狗,是不是能送到动物救助站或者是动物园,让其自然死亡?对于疯狗当然需要消灭,但是消灭的手段能不能是实施安乐死?对于没有注射疫苗的狗,那就更简单了,只要符合养狗条件可以强制注射。而对于放养的狗可以规定必须圈养。

  别把“合理控狗”演变成一场大屠杀,这不是金庸大侠书中的风雨江湖。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