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一篇题为《“最美乡村女教师”郜艳敏快被逼疯了,破口大骂村民臭不要脸》的报道再次将郜艳敏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随后某媒体采访中,双方都各执一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8月12日中国新闻网)
在舆论风暴逐渐退去之后,郜艳敏逐渐从公众的视野中淡出。虽然仍有对郜艳敏事件后续的零星报道,但公众的热情显然已大为减退。不过,郜艳敏事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恐怕是,法律如何在这件事情上适用?这一问题事关法律基本秩序的维系,事关法治社会的建构,甚至事关社会的基本安全,无法回避,更不应回避。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司法有明确的程序,依法办事即可。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多年的共同生活已经在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结成了一个情感的纽带,更在于当地严重的结构性贫穷问题。
在关于郜艳敏的报道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受到当地的贫穷,正是贫穷,使得当地很多成年男性娶妻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由此导致“买”个“媳妇”成为当地司空见惯的事。事实上,在郜艳敏的村庄中,被拐卖的绝对不止她一个,在媒体的采访中,村主任认为“村里还有被拐卖的妇女,为什么不关注她们,只关注郜艳敏一个人?”这一席话暴露了真实的情况,也暴露了当地对于拐卖犯罪行为无所谓的态度。
贫穷甚至导致了更匪夷所思的事,郜艳敏被报道后,社会对于郜进行了捐款,而这些捐款则被村民们视为共同的财产,引发了村民对于郜的指责与辱骂。也就是说,负面的事件变成了村民生财的工具,公开的披露不仅没有使加害者们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使他们得到了好处,尤令人咋舌。
这样的情况深刻地凸显出法律与贫穷的巨大冲突。不夸张地说,当贫穷异常严重之时,法律就将失效。当然,相对贫穷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因贫而犯罪乃是人类社会中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当贫穷成为结构性的,亦即贫穷成为一个种群、一个地区与生俱来的宿命时,它对法治秩序的戕害就是致命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零星的贫穷虽然会导致偶然的犯罪,但它不会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与民风习俗,法治秩序依然是被全体社会所承认的基本秩序;但假如一个地区、一个种群或者一个阶层普遍沦入贫穷,这不仅将会导致犯罪泛滥,更会改变社会的思维习惯,异化民间的风俗与传统,形成对违法犯罪无所谓的社会风气,削弱法律应有的威严,从根本上戕害法治秩序。正是这一原因,使得郜艳敏所在村庄的村民们对于拐卖、强奸妇女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与网络中汹汹的舆论指责形成强烈的反差。
同时,如果贫穷是大面积的、结构性的,在现实中,考虑到各种因素,法律就不可能严格地被适用,执法者也不可能面对大面积的非法行为做到严格的执法,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法治观念相对欠缺的社会,更是如此。
是以,当法治遭遇贫穷,法律如何适用,法治如何践行,郜艳敏事件为我们社会留下的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讨论。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