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电子产品污染单靠回收体系还不够

2015年08月11日 08:39   来源:红网   郑渝川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一到两年更换一次电子产品,超六成的受访者拥有废旧手机、电脑配件等电子产品,65.4%的受访者坦言大部分废弃电子产品都闲置在家,并未有效再利用。53.2%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电子垃圾污染情况比较严重,81.4%的受访者建议建立和完善回收体系,推动回收的高效化。(8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建立和完善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明确生产商责任,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加入处置成本,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电子产品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实现废弃电子产品的环保化利用,有助于因此降低环境污染。

  尽管如此,也要意识到,以上政策举措即便付诸实施,也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电子产品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无论是实体商业,还是电子商务,渠道商都占据绝对优势,价格战成为常态,从销售终端倒逼削减生产等环节成本,这是包括电子产品在内许多类别商品质量及安全性不高、在使用周期内提前损坏的根本原因。

  其次,即便消费者决定继续使用部分损坏的商品,仍然面临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部分类别商品,难以找到维修网点,民间提供平价维修服务的摊点而今更是基本上从市面上绝迹。另一些依照法律需由厂商提供维修服务的商品,厂商不仅巧妙地将维修服务分拆为需消费者单独购买的增值服务项目,而且免费换货、维修期内,更换商品重要配件的价格,也高得离谱。这一切都降低了消费者通过维修延长商品使用周期的意愿。

  第三,在消费使用环节,设计师、生产商、零售商、广告商、金融企业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鼓励消费者冲动消费、即时消费、超出消费能力的购买、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并为之提供借贷举债的便利。

  麦当劳、宝洁、迪士尼等跨国大公司的品牌顾问、全球著名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曾下过一本揭露品牌营销诡计的专著《品牌洗脑》,列举了而今在我国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包括九大方面,分别依托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定律或调查结论,核心点均在于触发消费者的情感反应,从而完成“品牌洗脑”的营销诡计。

  “品牌洗脑”的营销诡计最频繁的出现在品牌快餐和电子产品的营销宣传之中。已故商业领袖、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受到过许多社会学家的批评,指控其生前总是利用忽悠和贬低消费者,在消费者群体中制造莫名恐惧,将不用苹果公司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丑化。此外,在保险行业,企业为了兜售高价保险套餐,经常制作悲情式亲情广告,诱发受众的同理心,使其基于恐惧、自责、悔意、负罪感等心理下单,无暇精细推算保险产品的性价比。

  营销诡计的存在,“脑残粉”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坚不可破,这将使得消费者不会在意品牌商品的售价加入了处置成本,依然会按照厂商的产品更新频率,实施追捧式购买,电子产品废弃频率和总量也将很难降低。

  笔者以为,要改变我国电子产品大量闲置并因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状,需要在有效的部门协调下,实现多部门在不同方面协力推进:

  在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的原料开采、产品制造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环保部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工业产品标准管理单位,应强制推行节能和环保标准,鼓励厂商新品使用回收部件、拆解并重新铸造的原料;提高产品的设计标准,从源头上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强制规定产品必须具备可维修性(为消费者自行维修和送交厂商网点维修提供方便)和可兼容性(可使用其他厂商同类产品的部件更换)。

  鼓励各类商品的本地化生产、消费和回收,商贸主管部门等职能部门应鼓励公益组织、企业完善消费行为碳足迹测算;待碳足迹测算制度完善后,首先规定政府公务采购必须符合测算标准。鼓励企业改变商业模式,探索电子产品等商品的租赁和回收。

  宣传、文化部门及商贸主管部门应启动以均衡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为主题的宣传。要将电子产品造成的严重污染现状,与消费者过度消费、频繁更换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个体行为联系起来,制作具体化、具象化的公益广告。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