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的建设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想——3年前,中国碳市场尚是襁褓中的“婴儿”,哇哇哭声挺大,却鲜见实质性进展。令人没想到的是,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长成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7家试点碳交易平台竞相发展,全国统一的碳市场也已呼之欲出。
所谓碳排放权交易,实质为“排污权交易”下属的一个分类。简单地说,排污权交易实际上就是污染者之间相互买卖污染权。
早在2008年,北京、上海和天津就成立了各自的碳交易平台,当时的初衷是成为中国CDM信息和项目的核心交易平台。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决定表明,中国政府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事实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未来温室气体减排中承担起核心作用。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年碳排放许可的期货市场价值将达600亿至4000亿元,现货市场将达到10亿至80亿元。
从数字上看,碳市场确实前景诱人,但中国碳市场本身并不成熟,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须放眼长远,尽可能避免发达国家碳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在碳排放额度与价格的确定上,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个值得反思的教训。
数据显示,欧盟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被认为是碳排放制度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但近年来,碳交易价格大幅跳水,从最高每吨30欧元跌至每吨5欧元,这意味着排放1吨碳只需要支付5欧元,碳交易已经失去了迫使企业减排的威慑力。
从需求端看,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出现,使得碳交易需求呈萎缩趋势,市场长期徘徊在低位;从供给端看,因为碳排放配额的过度发放,碳交易价格如上所述持续下跌。目前,欧盟碳价所反映出的减排成本已无法促进减排了。
正如专家所言,碳市场的总量设定是整个碳交易机制中的核心要素。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基准法”和“历史法”两种计算方法。前者,是对同行业内的企业划定基准线的方式来计算配额;后者,则要求企业逐年减排,每年的配额也相应较上年数量更少。
不过,上述两种办法都各有缺陷,比如历史法,如果前一年减排得很多很努力,那意味着后年需要减排得更多,而一开始不愿意减排的企业,反而拥有更多的额度,由此造成竞争上的不公平。同样,基准法也面临着调整滞后、不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弊端。
由此可见,如何灵活运用好“基准法”和“历史法”,既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又要对相关企业形成正向激励作用,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从长远看,未来碳市场发展应形成一个层次丰富、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碳金融体系,比如包括产业绿色转化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的绿色信贷等。在产品领域,以碳资产为抵押延伸出的理财产品,碳基金、碳债券、碳信托等衍生产品,都是未来碳市场发展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传统金融系统与新兴碳市场的融合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已制定绿色信贷相关的政策制度,一些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江苏、浙江、深圳等20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已联合出台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包括碳市场在内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柏 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