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介是帮人介绍工作的,很难想象它会与非法卖血搅和在一起。可是对于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在找工作时,一不小心真的就会被拉到临时“献血”的队伍中,而且还会获得500元报酬。记者在南京亲身体验了一回此类“献血”全过程。在记者看来,对于收入微薄的人群来说,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打血工”,即临时通过中介变相“卖血”。(8月8日《现代快报》)
这是一个庞大组织,有人专门寻找“血源”,有人专门采集“血品”,有人专门负责销售。中介组织成了“血头”,其危害不仅仅在于影响正常血液采集,扰乱用血秩序,最大隐忧则是生命安全。中介忙碌,民工卖血,在其背后则是一个个堵塞的“血管”。
民工关怀的“血管”堵塞了。民工外出是为了赚钱养家的。可是,到了异地他乡,尤其是刚开始的几天,找工作难,找个像样的好工作更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成了非法中介的“眼中肉”。假如说,城市能更多关注这些背井离乡的民工,给他们一个就业的缓冲期,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给他们打造一个公益性的安身之所,或许他们也不会去无奈卖血。
血液采集的“血管”堵塞了。患者需要血液救命,可是由于近年来负面新闻增多,导致了无偿献血群体的减少,各地都出现了血荒。正常的用血途径无路可走了,也就倒逼出一个非法血液的采集市场。当务之急,是要形成一个健康的无偿献血市场,让公众重树对公益血液机构的信任。不过,这不是一句承诺就能打消顾虑的,需要血液采集和血液使用绝对透明。
规范使用的“血管”堵塞了。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医疗单位,都不能使用来路不明的血液。需要追问的是,中介组织非法采集的血液都去哪儿了?无疑,血液最终还是用到了患者身上。法律法规就摆在那儿,为何漠视法律的庄严,打击“血头”,就要在用血的终端多做些事情。没有非法用血何来非法采血?
执法监管的“血管”都塞了。法律规定, 对非法采集血液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采血不是线索少,也不是不好查找,只要顺着医疗机构这个藤摸下去,就能找到这个瓜。问题是,有谁去“摸瓜”了。法律成为摆设,才再次出现了记者深入虎穴,乔装打扮找问题的尴尬,监管部门为何不去深入虎穴?
值得反思的还有,在血荒已经成为事实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的伦理纠葛?通过正常的渠道献血,能不能不再是只给几个水果,只给一把雨伞,只给一块肥皂,是不是也应该多些回报?
“中介卖血”,由于采集设备、保管措施、血液检验难以达到标准,最大的隐忧就是输血安全问题。卖血的民工会否被感染疾病?输血的患者是否会一不小心成了受害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