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首次突破2%。
闻此消息,令人欣喜。长期困扰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研发投入紧缺,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又迈出重要的一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家研发投入不断上升,对促进科技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不仅表现在卫星探月、蛟龙入海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突飞猛进上,而且体现在高铁通达、网络普及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5%至3%左右;发展中国家则在1%至2%左右。多年来,与我国作为GDP大国的规模相比,一直存在研发投入所占比重偏低的问题。早在2006年,国家在相关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要达到2%。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不到2%。
去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可以说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可喜可贺。
然而,在为这一成绩感到由衷欣喜的同时,使用情况的隐忧浮上水面,那就是这些宝贵的研发经费是不是真正全部落实到位,中间存在多少跑冒滴漏的现象?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缘由的。就在前不久,有关方面公布了审计结果,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重点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如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还是号称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这些案件的产生,再次引起人们对当前科研体制制度性漏洞的关切。
目前,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化色彩较浓,在立项评审、经费预算以及费用使用、效益评估方面,相关制度规范还与科研规律不相适应。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资金使用被违规蚕食的现象时有发生,让本应花在“刀刃”上的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
5所大学反映出来的科研经费监管乏力的情况,在其他高校也不同程度存在。由于科研经费的分配是通过项目分配来实现的,在一些高校,有的教授既当教授又当“老板”,而其所带的研究生则成为“打工者”。在项目运转过程中,虚列劳务费用、收集发票冲账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将科研经费用于购房、买车。
这些现象如果不能有效遏止,势必会出现研发经费愈增加,跑冒滴漏愈厉害的悖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筑牢制度的篱笆,用法治思维来规范科研活动。唯如是,才能真正消除研发经费投入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