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快件实名须按下法治快进键

2015年08月10日 09:03   来源:中国网   王旭东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对进京包裹类邮件、快件实行100%实名收寄和100%过机安检措施。(8月9日《京华时报》)

  进京快件实名,维系安全之需。“夺命快递”依然让我们心有余悸。2013年11月29日上午,山东省广饶县居民刘兴亮因收到被化工原料污染的快递而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武汉收件公司由于收寄验视不规范,被依法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快递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快捷生活,并构成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威胁。能否站在“进京快件实名”的风口,让快递更安全、更迅速地起飞,令人期待与憧憬。

  任何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给力,供求关系是其内生动力。快递业的“兴旺发达”,主要来源于网购的火爆。但是,快递业的发展可谓是迅猛膨胀,以至于服务规范与标准没有“来得及”跟进。于是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一边是“放量”的网购需要,另一边是相对滞后、相对不规范的快递业。为此,有业内专家表示,要解决目前的现状,提高快递行业水平及平衡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关系刻不容缓。

  快递改变消费,快递改变生活。快递是当前最时兴的网购运输方式,并且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网购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其,快递业要具备“快的品质”,拥有“快的属性”,维系“快的伦理”,这与快节奏的生活“合拍”,也给快节奏的生活“添彩”。快递业的兴旺发达,是运市场而“兴”,源网购而“旺”,这种物流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存有共性,也更有自己的个性。

  快件实名须按下法治“快进键”。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沦为“慢递”,新《邮政法》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制定了快递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规定。新《邮政法》虽然施行,但进一步的修订还是少不了的,起码要“加进”规范快递服务方面的内容。或者,另行出台快递业服务规范等具有法律效应的文本。任何市场,不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就会滑入“良币驱逐劣币”的定律。此外,快递验视制度几成一纸空文,没有能够“快递”到实处。只有法治建设与落实的“实至”,才能让快递“名归”。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举报学术不端不需要实名    2015年10月14日
  • ·“不实名就停机”于法无据    2015年05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