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组织扎根移动互联的土壤

2015年08月07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   陈 凌

  党员有需求、组织有要求,而当党建遇上“互联网+”,正提供了一个对接的新平台、新渠道

  “朝发河海,夕宿江汉。沉浮往来,云集雾散。”人口的流动,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其中,有一个庞大的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流动党员。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情况下,怎样让这些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是党员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远隔千里,但感觉组织就在身边。”“有了这个家,就有了主心骨,像鸟儿找到了回家的巢”……近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创新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微信党支部”。把“互联网+”融入党建,这样的“广丰探索”,让人看到信息时代、流动时代党建的一个新平台、一条新路径。

  客观上说,做好流动党员管理确实有一定困难。对党员而言,家乡党组织离得太远,回不去;关系又不在当地党组织,融不进。“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场所”,便成了常态,有些流动党员甚至不无调侃地称自己为“口袋党员”“影子党员”。而对于党组织来说,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党组织组建还没有党员流动快”。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成了平行线,各自活动、没有交集。

  问题不是借口,办法总比困难多。党员有需求、组织有要求,其实说到底,就是要有平台、有渠道。从这个角度看,“广丰探索”的创新之处,正在于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把流动党员通过移动互联粘合在一起。同时,打通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联系渠道,让他们遇到难题“不找熟人找组织”,有问题能第一时间处理、有诉求能第一时间解决。

  其实,类似的探索,很多地方、不同领域都在进行。中央组织部主办了“共产党员”微信公号,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建起了“全国党建云平台”;北京丰台建立了“党员驿站”,福建福清开设了“手机党校”……可以说,互联网作为一个覆盖广泛的新平台,正可成为我们做好党建工作的新资源、新手段。事实上,当党建遇上“互联网+”,既丰富了对互联网的认知,更让互联网激荡起强大的正能量。而能不能实现“跨界融合”,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互联网+”有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也要看到,无论是“微支部”,还是“党员驿站”“云平台”,其实仅仅是迈出互联网与党建融合的第一步。怎样让流动党员由“参与”到“自治”,避免网络党组织再次“空心化”?如何利用移动互联,帮助他们融入当地,变“过路客”为“当家人”,让流动党员在“第二故乡”把红旗扛起来?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也是互联网党建平台能不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1927年,我们党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重要组织原则。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基层党建可以而且应该与新技术相融合,探索“支部建在网上”。不管怎样建支部,有一点是肯定的,组织的根基不能动摇、党建的力度不能削弱。在这个意义上,“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支部的根系扎在移动互联的土壤上,正是一项关乎我们党根基的基础性课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