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讲道理本是单一逻辑

2015年08月03日 07:20   来源:长沙晚报   敬一函

  从小到大,父母都会教我们做人应该多讲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讲道理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你总会遇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状况。

  比如,在家里,你讲道理,有时候就会发现,对错并没有恒定的标准。相对于就事论事而言,辈分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在职场,你讲道理,有时候还会得罪人;在网上,你讲道理,有时候就会被喷子围殴。比如,你批评某明星虚假代言,他的粉丝就会举着板砖向你拍来,甚至你的家人都会被连累。

  在我看来,讲道理是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交流需要有共同的思维平台,若缺乏这个平台,交流就会出现障碍。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如果你和没有耻感的人说尊严修养,那就会对牛弹琴;如果,你和自以为是者讲反躬自省,那就会自讨没趣;如果你和阿谀奉承者说刚直不阿,那你还会被反笑迂腐;如果你和不懂装懂者聊专业素养,你就会味同嚼蜡;如果你和圆滑世故者讲真诚待人,你就会被他的歪理弄得无语。

  有趣的是,大多不讲道理的人都可以放入“面子爱好者”这个集合之中。面对面子爱好者,当你想以事实和逻辑来表达自己观点时,对和错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说还是不说”,之后,你要考虑的是说的方式,有时候你得学他们的文风——“砖家”口吻,绕来绕去。

  其实,道理有时候就是常识。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一些常识。如果讲道理者受到压制,那么正向的规则就会被扭曲,公序良俗就会受到损伤。如果一个人缺少讲理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如果一个场域不讲道理,讲诡辩和人情,那么潜规则就会横行。如此,正义就会被驱逐,善良就会被碾压。

  一般而言,讲道理本就是一种单一逻辑,孰是孰非都蕴含在论述道理的过程之中。讲道理就是在展现你的胸怀,你的耐心,你就事论事的逻辑。通过讲道理的过程你能得到自我提升。要知道,有时候,放下身段,承认是自己错了,这不是认输,而是成长。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面子打母购豪车,别自欺了    2016年06月01日
  • ·弄错的“里”字和放不下的面子    2016年04月11日
  • ·当官不是为了面子    2015年11月2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