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府救市是对市场的一种尊重

2015年07月23日 10:48   来源:新华网   林煌

  英国路透社刊发文章认为,中证金1000亿元短融发行计划暂缓,明确传递出中国救市成功的信号。

  此次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杠杆过高和投机炒作过度,催生大量泡沫风险,引发股市急升急跌。针对股市波动,政府监管部门着重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端入手,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暂缓新股发行、鼓励股东增持、构建平准基金、汇金直接入市等。

  可以看出,这些措施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二是将创业板股票等市场波动的源头暂时“隔离”;三是剑指恶意做空、过度投机等违法违规行为。从直接成效上看,上述救市“组合拳”已经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推动股指上行的作用;从深层次影响来看,这些应对措施及政府监管部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台的后续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累及国家银行体系乃至经济社会大局。

  不过,政府的多重救市措施也引来了外界的争议。有外媒报道称,此举令中国市场化改革受挫。为什么政府救市会被质疑,关键是没有把政府规范稳定市场与政府操作管制市场的概念分清楚,或者有一些别有用意者故意混淆二者的概念,从预期上误导大众,从概念上唱空中国。资本市场的孕育成长、发展壮大,无不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资本市场出现意外的波动和危机,无不是由于一些恶意的操作导致;资本市场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不是在监管和规则中一步步成长。政府监管部门在资本市场动荡之际,果断出手,非但不是市场化改革的倒退,而是对市场规律认识加深,对监管者角色理解到位,对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保护,不折不扣是对市场的尊重。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认为,中国的股市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市场。股市出现问题时,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干预,采取救市措施。中国政府的救市是没问题的。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上周六表示,鉴于股市的动荡程度,中国出手干预以稳定市场是合理的做法;如今要对已发生的事进行评估,以帮助制定应对未来市场动荡的政策。

  在股市中,信心比黄金重要,经由“无形的手”调节的市场价格才是真实的价格,投资者才会有信心;经由“有形的手”调控的价格,则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同,相对较为脆弱。中国股市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因经验不足、环境变化等因素引发的各种问题实属正常,关键是从本轮股市波动中吸取经验教训,扎实做好制度设计,切实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打击违法投机行为力度,着力培育健康的投资理念,破除各界对市场“只升不跌”的不良预期,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在股市稳定后,监管层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要转入如何完善股市的制度性建设,这才是资本市场长治久安的大事。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