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增长7%,发展态势总体平稳,符合增长预期,主要指标企稳向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双重挑战,经济增长取得这样的业绩,对稳定未来发展预期,无疑会释放出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
观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关键要打破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思维惯性,以全新视野找准角度、抓住重点,加以分析和评判。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转型升级阶段,放缓增速,调整结构是大势所趋。增速快一点或慢一点,并不是主要矛盾;增速稳不稳、效益好不好、转型升级进展如何、发展动力是否可持续等,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更为重要。从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看,出现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增速指标、结构调整、增长质量以及农业、民生和改革激励等诸多方面亮点频现。“平稳”和“向好”,可以成为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两大关键词。
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拥有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增速趋稳回升,消费需求逐渐回暖,服务业投资占比继续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力量正在成长,新业态、新产品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势头,主要是深化改革与市场内在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实现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中央一再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转变职能,推动各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伴随新增市场主体的井喷式增长和民间投资的持续扩大,下半年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积极因素还将不断累积。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分化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国际上,发达经济体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缓慢。在国内,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须臾不可掉以轻心。维护好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局面,既不能盲目乐观,过度透支未来发展预期;也不能犹疑不决,行动迟缓,贻误发展机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找准转型发展新支撑,激发市场经济新动力,让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经济增长给广大百姓带来实惠。一句话,就是要稳扎稳打稳增长,齐心协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