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沉重的彩礼背后是无奈的现实

2015年07月02日 14:02   来源:四川在线   张楠之

  新中国成立之后,收受彩礼曾被认为是买卖婚姻的表现之一,法律明文废止。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彩礼重新在农村兴起,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有的农民家庭,动辄需要拿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钱,耗尽很多家庭多年的积蓄,甚至需要借债。(7月1日《新文化(300336,股吧)报》)

  农村彩礼沉重,城市的彩礼负担也不轻松—从绝对数额上来看,城市的彩礼负担较之农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相对负担上来看,城市的彩礼相对于普通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来说也常常是难以承受之重。沉重的彩礼,其实是一个普通的现象。

  彩礼源于风俗,但投射的却是现实的焦虑。这一现实便是养老。彩礼现实很普遍,但彩礼负担的承受者却不是要娶妻的年轻人,而是其父母。彩礼的索取者通常也不是要嫁人的年轻人,而是其父母。女儿嫁作他人妇,成为别人家的一员,自己就人去了一个依靠,索要彩礼并据为己有其实是一种对养老的焦虑。而拿出彩礼的一方,所希望换取的也正是儿子尤其是儿媳尽到对自己养老义务,反映的仍然是一种养老焦虑。

  在欧美国家,人们成年后的生活,无论是上学读书还是结婚生子,所需的钱都需要由自己解决,而非依靠父母—即便获得父母的帮助,也要“亲父子,明算账”。这样的结果便是,一辈人有一辈人的生活,做父母的尽到将子女抚养成人的义务后,便可以心情享受自己的生活,做子女的也不必因为负担父母的养老问题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但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前提是,社会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和医疗制度—父母不必靠“养儿防老”。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保障的力度显然还不足以让年迈的父母脱离女子的照顾而生活,而且,保障的前景也并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仍然要把“养儿防老”作为养老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做父母的有这样的隐性诉求,做儿女的才会将这种隐性的诉求转化为现实的“逼迫”,反映在婚姻问题上,便是沉重的彩礼。

  钱不能决定这个世界的一切,但在很多的关键问题上,钱仍然是让事情变得简单、让问题不再是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这不是一个靠批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寄希望于移风易俗尽快实现也并不现实。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加强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入手,让做父母的彻底摆脱养老和医疗焦虑,让父母有底气,让儿女无所恃,让彩礼不再沉重。

  诚能如此,当年轻人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打拼时,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也会得到激发,我们的社会也将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整个社会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张楠之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