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沈阳车展女体的“盛宴”必须叫停

2015年06月30日 07:44   来源:钱江晚报   雷舒雅

  正在举行的2015沈阳国际车展上演了人体盛!细读新闻,是其中一家参展商所为,“互动的”参观者可以现场品尝女体盛寿司宴。据说此举引爆车展,吸引众多参观者追逐拍摄。

  从图片上看,所谓女体盛几乎没了遮羞布,显得此前车展上被誉为裸模的干露露、邹晶晶等人都“弱爆”了,而和屡次诸如此类的“裸”展非常一致的却是:周遭的围观者猥琐不堪,比裸模更让人不忍直视……

  从“裸模”到女体盛,为了吸睛,车展一次次突破底线,一次次登峰造极。而令人诧异的是,从27日举办到现在,都好几天时间了,为何没有消息称此举已经被有关部门叫停?

  女体盛从日本被“引进”到我国,这并不是头一遭。2004年4月初,昆明一家料理店就推出过“美女人体盛宴”。非常有意思的是,所谓的盛宴是被卫生监督部门出面干预叫停的,理由是:充当食器的女大学生“不能出示健康证,工作时未按要求穿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回味还真是幽默:卫生部门出面,呵呵。

  如果要理解政府部门的尴尬,估计投鼠忌器的理由有二:首先,有舆论会认为女体盛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这并不伤害和妨碍任何人,去观展或者不观,完全自愿,动辄拿道德说事,就显得不合时宜,弄不好还危害地方经济,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其次,即使女体盛违反公序良俗,处罚和叫停也要师出有名。

  那么,“裸”到什么程度是突破禁忌呢?在裸的问题上,当下各大城市街头都是事业线若隐若现的女性,就是出现在办公室,也不会让人大惊小怪。露一点事业线,大概是不算保守,也不算违背公序良俗的尺度(当然还有场合问题)。而这,在二十年前完全不可想象!所以“裸模”这事,一直被放任,估计还和难以界定有关。

  今年七月将要举行的的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就有条款规定,女模特露胸超2厘米、露出臀下线,将被罚款5000元人民币。男模裸露上身、仅穿内裤及类似服装、裤腰低于胯骨露出人鱼线,罚款5000元;现场违规表演钢管舞,罚款10000元。这样的尺度是否符合当下公序良俗,审美标准的?估计很难定论,但是至少作为一项布展规定,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和处罚尺度。

  去年,作为长江学者的罗必良教授发布了大意是“女博士缺爱,读博是贬值”的言论。结果遭到华南师范大学妇女研讨中心、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新媒体女性等广东多家女性权益组织的声讨。罗教授只好十分狼狈地出来解释:他的行动也是关怀女博士,倡议她们早点谈恋爱、结婚,没想到遭到误解。

  这些大学、媒体的女性权益组织,为何就在裸模、女体盛这样的现象中失声了呢?在更广泛的两性平等,比如反对女性身体的物化方面也一直缺位呢?热心社会公益的人群,不能仅仅在踩到了自己尾巴的问题上敏感,而在关于妇女权益等更广泛的不公、丑陋的问题上毫无动静。

  此外,一个地方的展览业出了这样的新闻,想必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也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地方政府似乎在这样的“风化”问题上也难见身影。其实,工商、文明办、妇联都可以采取行动,用妇女权利保障法、民法、广告法等法律作为武器进行行政处罚和公益诉讼。

  车展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也有美,汽车的线条和人体的曲线本来可以相得益彰;汽车是消费,吃食也是消费,但是不能任情色如此野蛮地消费。屡屡突破美的禁忌,突破法的边界,女体的“盛宴”必须叫停!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