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漫长等“贷”消减了公积金政策的善意

2015年06月11日 0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何勇海

  日前,随着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实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已全部放开公积金房贷业务,购买首套住房、二套房时首付比例降为最低二成和三成,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亦不同程度上调。全国已有超百个城市发布了公积金松绑政策。然而公积金申请放贷流程并未提速。广州公积金从申请到放款至少需一个半月,甚至要等两个多月。北京公积金放款时间最快也要两到三个半月。(中国新闻网6月10日)

  公积金放款需要“等贷”两三个月,不算最长的。据报道,在江苏扬州市新申请公积金贷款,等候时间可能要三四个月。而笔者所在城市,据说有人需等半年。很多城市的一些在售普通住宅,已不支持公积金贷款,因为在开发商看来,放款快,意味着能迅速还贷款、投资,可以赚钱;放款慢,开发商不能“钱生钱”,还要支付贷款利息,他们只能“嫌弃”公积金贷款了。

  如此一来,就影响了公积金贷款松绑的实际意义。住房公积金贷款因利率较低,能缩减购房成本,广受全国各地购房者的青睐。为使这一项原本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的长期住房储金,发挥充分的效用,相关部门不断力促各地松绑公积金贷款政策,释放合理的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到了地方,却陷入了“一边松绑,一边拉长‘等贷’时间”的窘境,政策善意从何释放?

  每当有舆论质疑公积金放贷时间漫长,管理部门总会解释,今年以来,随着公积金贷款政策不断松绑,公积金贷款需求呈爆发性增长,加剧了资金紧张,有的地方公积金甚至闹起“钱荒”。其言外之意是,公积金“资金池”面临入不敷出。真实情形到底如何,恐怕只有管理部门最清楚。前不久有报道说,公积金缴存及使用信息处于“暗箱”已久,已连续六年未对外披露详细情况,其“资金池”面临入不敷出,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虽然也有报道称,今年4月以来,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中,已有30个向社会公开其公积金年度报告,这当然是满足存缴职工的知情权的进步,但也仅是一堆让人不明就里的数据,被网友称为“粗疏的透明”。公积金资金紧张、贷款压力巨大之说仍不能让人信服。公积金贷款在漫长“等贷”过程中,反倒可能被一些人当作“私积金”,搞暗箱操作、“插队放贷”——贷给有权有关系者,贷给有路子的炒房者,其他人只有慢慢等着。

  即使存在公积金入不敷出之困,也可想办法化解。公积金使用存在地区不平衡,有的地方使用效率高,有的地方使用效率低。然而,我国公积金管理体制是各地各中心及分中心独立运作、不能互通有无的管理体制,无法像银行那样可以同业拆借,导致有的公积金亟待“输血”,有的公积金又在“沉睡”,“旱涝不均”。改变陈旧的管理体制,使公积金可以调剂使用,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购房者的漫长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公积金政策还可更接地气    2014年11月20日
  • ·刚需之剑难破库存之盾    2015年05月13日
  • ·住房银行有违公积金政策初衷    2014年09月12日
  • ·公积金不是简单工具    2015年03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