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社交特点,一些网络谣言也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广为传播。因不堪长期受到网络谣言困扰,肯德基日前一纸诉状将10个涉嫌造谣的微信账号告上法庭,除了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外,还向三被告企业要求共达350万元的赔偿。
众口铄金这个词,用在移动互联网上格外贴切——很多网络谣言,正是借助一个个移动终端,迅速形成舆论风暴。所谓6翅8腿“怪鸡”,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当这种图片充斥网络空间,尽管将信将疑,不少人还是抱着宁肯信其有的心态选择了转发。群情激昂的网友自认为触摸到了真相,却不料只是被人利用以营造声势。
在网络谣言时有发生的背景下,不堪其扰的肯德基提起诉讼,无疑颇具标本价值。其意义并不在于赔付多少钱,甚至也不在于法院如何审理,而在于,网络谣言受害者终于以法律为武器,向散播谣言者大声说不。经此一役,相信众多微信公共号都会多一分法律意识,作为大众传媒的微信公共号,实际上与普通媒体行使着同样的职能,法律是其不可逾越的底线。
对于那些习惯了以夸张文图“求关注”者来说,网络谣言是难得的“邀粉”素材,他们自是不愿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但对于不明就里的围观者而言,每一次网络谣言的潮起潮落,都不免会打击他们参与公共话题的信心,甚至不免给人留下“网络暴力”的口实。以此而论,肯德基虽然最终拿起了法律武器,但维权之举着实有些慢半拍。
面对网络谣言,一些深陷其中的当事人虽心生不满,但却习惯于抱定“清者自清”的心态淡然处之。这样的心态,尤以自视甚高的行业巨头为甚。一方面不愿自降身价与人对簿公堂,另一方面低估了网络谣言的能量。当网络谣言在暗处扇动“蝴蝶的翅膀”,谁能说不会在日后掀起一场舆论的风暴?与其坐等“谣言止于智者”,不如拿起法律武器正面回击。
如果网络谣言受害者沉默不语,法律追责难免沦为形式——沉默的背后到底是“做贼心虚”,还是不屑争辩?如果连是否“谣言”都无从判断,又如何去追究始作俑者的法律责任?以虚拟、自由和开放为特征的网络文化形态中,错综复杂的各类信息史无前例地置于同一平台,常态的法治化管理是维护网络秩序的不二法门,由此不仅需要建制立规、公众参与,同时也离不开网络谣言受害者的拍案而起,这既是捍卫自身声誉的有力武器,也不失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细节体现。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