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要守住底线

2015年06月03日 0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纪律只有越来越细,执纪只能越来越严,惩处只会越来越明确,管理监督也将越来越常态化。我们必须用好纪律和规矩的“条条框框”,扎紧密不透风的“高压电网”,匡正自己也提醒他人,只要党员的身份没有变,纪律和规矩就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从此出发,才不会迷失方向

  在近期各地通报的党内违纪案件中,不少党员干部因为言行中的“不注意”、“没在意”而被追责调查;一顿超标的工作餐、一杯不该下肚的洋酒,足以令人“悔青肠子”。所有违纪案件的共同点,就是逾越了纪律和规矩的“红线”,越线就要受罚。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我党用实际行动向民众宣告“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向广大党员干部明示“纪律只有越来越细,执纪只能越来越严,惩处只会越来越明确,管理监督也将越来越常态化”。查处重大违纪案件、抓住侵害群众利益“大老虎”是纪检监察的重要内容,及时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的“小毛病”、“小问题”也正在成为常态。广大党员都应保持清醒认识,指望原地观望、暂时收敛来“避风头”是不可行的。

  无论党内哪一级领导干部,其最基本的身份是共产党员,只要是共产党员,就都要遵守党章党纪,守住自己的言行底线。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要靠纪检监察部门抓早抓小、严格执纪,更要靠广大党员干部自我约束。纪律和规矩的标尺就立在那里,用这把标尺衡量自身,摒弃侥幸心理、刹住错误的行为惯性,敬畏纪律、防腐拒变,才是每一名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治本之策。“白袍点墨,终不可湔”,莫等被监督执纪的“探照灯”照出原形,再悔不当初。

  当然,党员干部管住自己,同时还要管好身边的人。多少党员干部“常在河边走”,“沾了水”、“湿了鞋”,都是由所谓的“挚爱亲朋”在牵线搭桥。对摆在台面上的权钱交易能嗤之以鼻,遇到人情亲情的“迷魂阵”却丢盔弃甲、失了方寸。不是人情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党章党纪还没有真正刻在心里、融入血液。

  对此,还是要用好纪律和规矩的“条条框框”,扎紧密不透风的“高压电网”,匡正自己也提醒他人,只要党员的身份没有变,纪律和规矩就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从此出发,才不会迷失方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平 言)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