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门点灯”是《花架子》现实版

2025-02-06 08:00 来源:广州日报

  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2月4日,当事人告诉记者,此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当地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2月4日极目新闻)

  央视蛇年春晚,小品《花架子》颇受好评。小品中,曹镇长在基层调研时随便说了一句“临街店铺玻璃得擦一擦”,经过层层传达之后,变成每周一擦、一天一擦,“击鼓传花”让镇长的话不断加码、逐渐变味,令人啼笑皆非。大同古城一些人“撬门点灯”就是《花架子》的现实版。

  大同古城为何要求店铺夜间开灯?据称,当地倡议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额外的电费,政府将予以补贴。如此说来,这是一个亮化工程。作为旅游胜地,为颜值花点钱,让面子更光鲜,以吸引更多游客,无可厚非;况且政府也只是倡议,还给商铺补电费,可谓料想周到;可最后竟出现强行撬门、强制开灯现象,真是难以理解。

  我相信,店铺夜间开灯的倡议者不可能让工作人员采取如此野蛮的手段来完成任务,因为这样只会“搬起石头”,“脚”是不会答应的。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夜间撬私人店铺的门,这种丑事一旦传了出去,引发公众围观,“形象工程”变成“丢面子工程”,实在得不偿失。万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对地方政府来说,善后的麻烦就更大了。因此,此事更像是某些基层工作人员对倡议理解不透彻、对上级意图领会不到位而又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造成的,以为自己主动作为,其实是胡乱作为。

  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此事最大教训在于,无论是被动执行,还是主动作为,都要恪守法律底线,违法的事坚决不能碰,哪怕目的再正确。否则,不但给“上”“下”添堵,还给法治添乱。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撬门点灯”是《花架子》现实版

2025年02月06日 08:00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2月4日,当事人告诉记者,此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当地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2月4日极目新闻)

  央视蛇年春晚,小品《花架子》颇受好评。小品中,曹镇长在基层调研时随便说了一句“临街店铺玻璃得擦一擦”,经过层层传达之后,变成每周一擦、一天一擦,“击鼓传花”让镇长的话不断加码、逐渐变味,令人啼笑皆非。大同古城一些人“撬门点灯”就是《花架子》的现实版。

  大同古城为何要求店铺夜间开灯?据称,当地倡议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额外的电费,政府将予以补贴。如此说来,这是一个亮化工程。作为旅游胜地,为颜值花点钱,让面子更光鲜,以吸引更多游客,无可厚非;况且政府也只是倡议,还给商铺补电费,可谓料想周到;可最后竟出现强行撬门、强制开灯现象,真是难以理解。

  我相信,店铺夜间开灯的倡议者不可能让工作人员采取如此野蛮的手段来完成任务,因为这样只会“搬起石头”,“脚”是不会答应的。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夜间撬私人店铺的门,这种丑事一旦传了出去,引发公众围观,“形象工程”变成“丢面子工程”,实在得不偿失。万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对地方政府来说,善后的麻烦就更大了。因此,此事更像是某些基层工作人员对倡议理解不透彻、对上级意图领会不到位而又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造成的,以为自己主动作为,其实是胡乱作为。

  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此事最大教训在于,无论是被动执行,还是主动作为,都要恪守法律底线,违法的事坚决不能碰,哪怕目的再正确。否则,不但给“上”“下”添堵,还给法治添乱。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