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网友发帖称,江苏南京江宁出现了“补丁楼”。这是一片经济适用房,目前还没有交付,外墙表面就出现了裂纹。施工方表示,住宅楼外墙保温层,用的是新型材料,加上热胀冷缩等原因,使得外墙出现裂纹,并不影响房屋安全。(6月2日《现代快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以往的观念中,“旧衣裤打补丁”尚可视为生活节俭,如今“打补丁”却纠缠上各类建筑物,令人啼笑皆非。特别是此次南京大片经适房尚未交付,便被密密麻麻地打上“补丁”,更令人心惊。尽管建设方和施工方,均在第一时间里声称系温差裂纹,不影响安全,但是相关监管部门目前仍集体失语。这种“自证安全”的表达不仅未能让民众心安,反而使人愈发心忧“补丁楼”的安全。
近些年来,经适房在全国各地开“花”,让一些无房或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愿望,但是并非所有的“花”都芳香沁人。楼脆脆、楼歪歪、楼漏漏、楼薄薄等乱象屡屡刷新人们的想象,而这些经适房经检测基本均为“豆腐渣”工程,让人情何以堪。
这些本该为人们遮风挡雨的经适房,为何沦为危及居住安全的定时炸弹?与普通商品房相比,经适房具有经济性、保障性、实用性等三个显著特征。从理论上讲,在事关人身、财产安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上,两者都应高度重视,因为质量与安全这一底线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得突破。而事实上,在一些开发商、施工企业的思维定势中,却将经适房视为“劣等房”,加之特定供应对象并无选择权,于是,一些地方建设的经适房,被爆普遍存在价格虚高、位置偏远、配套欠缺、环境恶劣、质量奇差等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更让人闹心。而参与市场竞争的商品房,不但要求质量与安全方面要有充分的保障,而且必须在舒适度、美观度等方面“技压四座”,否则,消费者就会对其说不,市场就会作出相应的惩罚。
毋庸置疑,“补丁楼”等类似新闻层出不穷,折射出来的便是当地有关部门消极作为、监管不力,因为企业逐利可能是资本属性使然。但是,在这个建筑管理日趋规范、建筑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施工质量的把关流程设计已非常完整、严密与规范,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他控与自控程序环环相扣,岂会让那么多低级的显性错误如此频繁地“横空出世”呢?只能说,在利益共沾的氛围中,种种把关及层层监管形同虚设,使得建设方、施工方不仅肆意偷工减料,而且在解释豆腐渣工程问题上敢于轻描淡写,甚至粉饰蒙人。
可见,要避免经适房这样的民心工程沦为“闹心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尤其要强化监管,查明“楼××”事件背后的“猫腻”,严惩官商勾结的腐败,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的行为进行严格问责。如此,方能让民生工程更加贴近民心、民意。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