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现代二十四孝”要生活化很多。这种生活化,容易引起两种解读:一是,现代人的孝道真的淡了很多,与父母吃一顿饭、陪父母走一走、甚至和父母聊聊天,都算是孝顺了,这岂不是降低了孝顺的标准?一是,能够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很多人对父母习惯了冷淡,这种冷淡可能不是一种冷漠,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忽略——觉得父母是最亲的人,所以忘记了表达和关心,因此能做到以上标准就很不容易了。
随着社会发展,孝顺的形式和内涵必然发生变化。“现代二十四孝”的产生也有其时代背景。当社会“离心化”现象加剧,孩子离父母越来越远时,当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孩子应付工作都有些勉强时,他们所能表现出来的孝顺,必然与之前的社会有所不同。这是必须看到的客观现实。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现代社会养老也不能再依靠孩子,养老应该实现社会化,这是社会进步的趋势和表现。这就意味着,现在的孩子不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孝顺、赡养父母,他们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条件。此时,他们即便还想按以前的标准行事,也可能只是有心无力。
这就是“现代二十四孝”出现的背景,也是这个标准不高的“现代二十四孝”为何能够打动人,引起共鸣的真正原因。这份共鸣背后,其实饱含着无奈与反思。人们可能想要像以前一样表达自己的孝顺,但是忙碌的生活、沉重的压力,让人们变得无能为力,或者刻意回避交流,防止家人的过多问候。又或者,人们已经慢慢接受了这种生活状态,总是期待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孝顺父母,结果在长久的感情疏于表达的沉默中,变得更加冷淡和冷漠。而一旦,当他们意识到问题时,比如看到了刺痛心灵的“现代二十四孝”,就会有所反思,会意识到自己什么没有做好,到底有没有孝顺。
这就是“现代二十四孝”的启示意义。它在告诉人们,孝其实是生活化、常态化的行为,尽孝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父母期待的并不多。人们总是告诉自己,等到什么时候,要怎么做,以便好好孝顺父母,这像是说给自己听的誓言。似乎,孝顺是需要有前提的,孝顺必须做一些所谓的事情才可以成立。事实是,孝顺从来不需要这么功利,孝顺可能只是一个陪伴动作,可能只是一次开口表达,可能只是一个关心眼神。与其总是在等待、总是在拖延,不如让孝顺成为一种生活化、常态化的行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更频繁、更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现代社会更真实的孝,更可行的孝。
其实,孝本来就没有标准,之前的二十四孝也不过是24个给人启发的故事而已,“现代二十四孝”也不必上纲上线把它当成新标准。这些所谓的标准只是孝顺的常态化表现,只是孝顺的起点。能够做到这些算是一种孝,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孝顺是一种自觉和意识,是一种时刻的惦记和关心。虽然,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在社会中打拼都不容易,但是孝顺是一种传统,是一个人善良的根基,也是一个人为人的根本,只有将孝顺沉淀为一种意识和自觉,表现为一种生活中的常态,孝道才能更加真实、自然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