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儿奉母”让人难以接受 应少些“二十四孝”式悲剧

2014年10月27日 09:56   来源:中国网   舒锐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安徽六安街头的公益广告引用了“二十四孝”的典故,但其中一则“埋儿奉母”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被批判为“愚孝”。广告插图上,画着一名男子正拿铁锹在树林里挖坑,一个妇人抱着小孩站在一边。这则典故的大致意思为:因为家庭贫穷,丈夫害怕有了儿子后不能侍奉老母亲,于是决定挖坑将儿子活埋。(新安晚报10月26日)

  在古人看来,这个故事传播着“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其实,即使在古代的伦理纲常中,不侍奉母亲是为“不孝”,活埋儿子亦为“不仁”。这个故事实际上体现着古人在价值冲突下的抉择导向。在当时的主流价值位阶里,忠孝为社会最高价值。为了实现忠孝,其他价值都可以放弃,甚至这还有着律法保障,也正因此,主人公郭巨的孝行得到了推崇,被奉为经典。

  而以今人的视角,这则典故显然有悖生命权的平等原则,凭什么母亲生命就要优于儿子,同时,孩子的生命更是不能非法剥夺的。虽然最终郭巨在给儿子挖坑时,挖到了一坛黄金,“天神”的庇佑使得他仁孝得以两全,但这在现在也构成了犯罪中止状态下的犯罪行为,需要担负刑事责任。

  古今完全不同的解读,使得这则公益广告饱受争议,实际上,用现代的法治思维去衡量古代的事情,用当下的道德标准去苛求古人的言行,就会闹出如此笑话。虽然或许当地将一则完全“不合时宜”的典故作为正面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公益广告并不妥当,但是这也让公众重新开始关注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二十四孝”,更是引发了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公共讨论,这也让这则公益广告实现了意想不到的公益效果。

  笔者以为,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并不能“关公战秦琼”,用现代标准去苛求古人,而是应该以古鉴今,从中寻找值得当代社会思考、借鉴、警惕的因素。以“二十四孝”为例,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个模式,先是家庭贫困老无所养、父母生病老无所医等人间悲剧,之后都是因主人公孝行感动了上天,得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与其说,“二十四孝”是典故,不如说是神话传说,“孝感天地,必得天佑”。在自然科学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让人们向孝,或许就只能借助“上天”、“神仙”的神秘力量。

  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鼓励人们尽孝,让孝有善报,显然不能依靠“上天”的神助。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些典故里类似的悲剧,就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就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漏洞,我们的政府与社会为弱者所做的还不够。难以这样让人在孝道中煎熬的悲剧在现在就没有了吗?我看未必。

  我们不妨重读“二十四孝”,而最需要读的,也许并不是普通群众,我们应该建立更加符合当代精神的孝道标准。“二十四孝”每个典故所隐藏的悲剧都值得为政者警醒,如何让人们不用经受孝心的煎熬,别再让孝子总和悲剧、悲情挂钩,如何让孝道和其他正能量价值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更是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