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配合招生骗子的演出

2015年05月25日 07:20   来源:长沙晚报   袁云才

  多名90后学生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5月22日,当事学生张鹏(化名)回忆这4年经历,坦陈曾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老师从不点我们6个人的名字,这是我最疑惑的地方。但我们又一次次相信了‘辅导员’”。22日晚,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正式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5月24日《京华时报》)

  俗话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得了一人,骗不了所有人”。可是,这起“读武大被骗4年”的荒唐案件,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想走“特殊途径”的张鹏等人被骗子领进校门,一骗四年之久;被骗的也远不止他们6人,而是有20余名当年的高考落榜生。如果把受骗的家长及蒙在鼓里的大学同窗、老师等算在内,可以说,4年当中,相关联的人员几乎全都被几名骗子给耍了。

  也许正因为此,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似乎武大也是受害者。单纯从被骗角度上看,这是说得通的。然而,此话怎么听都觉得有点黑色幽默:诈骗事件并非发生在校园之外,而是在你眼皮底下发生,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存在了四年之久,若说如此明目张胆的假冒利用还只是“盗用”,那么老鼠骑在猫的脖子上吃粮也能叫“偷吃”?

  或许有人说,是骗子的骗术太高明,校方无法识破。可事实上,这一骗局的最后现形,是在“辅导员”王杰失踪后,张鹏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一下就知道自己没有学籍。可见这骗局就像一层窗户纸,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马上戳穿,并不费吹灰之力,为何长达四年之久没人去揭呢?

  不仅没人揭,反倒大家仿佛把这层薄薄的窗户纸当成一个“雷区”,有意无意地避开。比如,上课老师面对这些学生“为何不点名”的疑问,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请他们询问辅导员,这皮球就踢得耐人寻味;至于同班同学,在发现疑点后“也不好多说什么”,这样的沉默更是成了骗子的帮凶。这让人想起那件著名的“皇帝的新装”,人人都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可没一个人肯较真去说破,因为较真于自己并无好处,倒有可能立即遭嘲笑、受非难。

  可以说,正是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的心理,致使校园内大伙儿谁也不肯去戳窗户纸,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恰恰配合了骗子的演出。至于“走后门”的考生和家长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跟那些明知是“野鸡大学”仍去买文凭的学员一样,怀揣着侥幸心理,践踏着教育公平,一方面是受骗者,一方面也是骗人者。因此可以说,这起荒唐骗局中,实际上所有相关人员都在有意无意地配合骗子的演出。

  那么,本应该最讲求质疑精神的大学校园,为何却在骗局面前变成了“集体无意识”?为何大伙在骗局被揭穿之前都深信不疑?恐怕还是根源于人们缺乏挑战潜规则的勇气。或许人们都相信有这样的潜规则,只要交了钱就可成为“插班生”;通过“特殊渠道”进来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中期末考试也能拿到文凭;而每次上课,这些“插班生”没被老师点名,说不定还是一种特殊待遇……在大家都无意去挑战潜规则的环境下,连最基本的质疑精神都丢了。

  一所大学,如果丢掉了质疑精神,甚至没有了质疑的氛围,那是十分可悲的。人们也有理由质疑:现实中的招生工作究竟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如果所有的招生程序都阳光透明,那众人为何还对潜规则如此迷信?鉴于此,清查此事件中,校方究竟有无人员与骗子内外勾结,是否存在潜规则的土壤,才是亡羊补牢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