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这么快就塌台,中国首富李河君是泥捏的?

2015年05月21日 13:43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昨天(5月20日)有媒体报道说,香港特区政府已决定以市场操纵为由,对在港交所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展开调查。正是凭借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的巨额市值,其股票主要持有者李河君成为胡润财富榜上的中国最新首富。

  昨天,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跳崖式下跌”,致李河君身家缩水935亿人民币的消息占据了几乎所有华文媒体网站的首要位置。媒体报道说,汉能薄膜发电在昨天10时15分突然跳崖式下跌,20分钟内大跌47%,报3.91港元(前日收盘价7.37港元),成交1.75亿股,成交额10.51亿港元,10时40分起短暂停牌。

  从港交所公开资料可查,汉能总股本为417.14亿股,李河君持有汉能薄膜发电80.89%股份。以此股前日报收价计算,李河君身家为2486.84亿港元。汉能下跌47%,意味着李河君身家蒸发掉1167亿港元,折合约935.5亿人民币。

  此番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汉能薄膜发电进行操纵市场调查,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从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的表现看,这个调查来得还有些晚。今年年初,《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在分析过去两年汉能薄膜发电股票在港交所的所有交易——单笔交易次数超过80万次的结果显示,从2013年初到今年2月份,该股票总在尾盘时分出现飙升,时间大约在收盘前10分钟。《金融时报》指出,这个结果意味着一个投资者如果是在交易日上午9点开盘到下午3点半这段时间内持有汉能薄膜发电股票,他就一定会赔钱,尽管该公司的股价从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9日之间上涨了1168%。

  《金融时报》所分析的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的25个月的数据中,竟然有23个月的股价在交易日的最后10分钟上涨。为此,《金融时报》请一些证券市场方面的专家来分析市场操纵的可能性。专家分析说,由于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绝大部分为李河君一人持有,公众持股量非常有限,所以,“这只股票过去两年的走势显示出系统性操纵的特点。这种收盘前10分钟大涨的模式是极不可能随机出现的”,“这肯定是一种异常模式,极其不可能出于偶然”。事实也是如此,在港交所全部上市公司中,在尾盘如此表现者,只此一家,绝无他者。

  蹊跷的是,《金融时报》的上述质疑文章对汉能薄膜发电并没有造成什么冲击。相反,被称为“来自内地的神秘资金”一直在推高其股价。港交所数据显示,2月和3月的两个月内,通过沪港通买入其股份的资金高达30亿港元,几乎天天稳居十大成交活跃股宝座……据说,汉能薄膜发电股价堪称疯狂的表现,让“胆小”的港交所交易者无所适从,使其成为“香港市场上少有的一家令做空者捶胸顿足、令长线基金不敢入手的上市公司”。当然,时至昨日,那些“捶胸顿足”者可以坦然回家了。

  汉能薄膜发电跳崖式下跌,把李河君从中国首富的位置拉了下来。当然,已经拉足风头、吸够眼球的李河君,很可能已经不在意什么首富不首富的虚名。而香港特区政府对汉能薄膜发电进行操纵市场调查的结果,也许会揭开究竟什么人在汉能薄膜发电股价在两年来每个交易日最后10分钟大涨、又于昨日跳崖式下跌的行情中受益。这个调查结果,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回答《金融时报》对汉能薄膜发电的质疑。

  上述《金融时报》的文章发表后,汉能薄膜发电曾发布公告称,其将考虑对《金融时报》及其他作出无理诽谤或影射的媒体采取一切必须的法律行动。

  现在,必须的法律行动真的来了。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