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律够细,企业才能不憋屈

2015年05月19日 12:40   来源:解放日报   朱珉迕

  “对企业不好就是对人民不好,而政府对企业不够好”——桔子水晶酒店CEO吴海致李克强总理的一封公开信,“惊动”了三位国务院领导。几天前,吴海成为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座谈会的座上宾,最引公众关注的还是其那句肺腑感叹:“做企业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

  吴海的憋屈,来自多年同政府部门打的交道。他疑惑于各地方各部门执行标准的极度不统一,令这个企业家处处碰壁。而实际存在于政府手中的大量自由裁量空间,及其造成的“庸政、懒政、政策陈旧、不清晰、滥用”,更使其感到政企关系中“企业是个不敢反抗的奴才,公仆是爷不是仆”。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则承担服务管理之职。以公正、高效的服务管理为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现代社会公认应有的政企关系。吴海的想象里,企业对政府的要求并不高:“我不需要政府的资金扶持,这是资本市场的事;我不需要特殊政策支持,所谓特殊政策就是减税免税,我觉得这是长大了跟妈要奶吃的事”。他和众多企业家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体制”,是一个“不添乱就是帮忙”的政府。

  但由于政府手中行使着公权力,为使企业感受到“善待”和“善治”,防止权力逾界运行,对权力的约束就成为天然之需。而对发出“企业是奴才,公仆才是爷”这样感叹的吴海而言,他所面对的“政府”,显然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

  吴海的眼里,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企业面前表现出的是形形色色的“傲慢与偏见”——一盒过期的薯片,罚款2000元还是5万元全看你有没有“铁关系”;查出住客未登记,罚款高低也是“他们随便定”;一个简单的开业批文,需要在多个部门里来回绕圈;私营酒店进行一次装修,工程队也要在政府“指导”下招投标……连国家部委官员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企业“憋屈”的不公正待遇,是很多地方政府形象的缩影。

  表面上看,这是老生常谈的政府“作风问题”,但细加推敲,背后都是制度约束的不足。某种程度上,正是政府的自我约束远未达到精细化的程度,导致政府部门手中“自由裁量权”过多,令许多时候的“简政放权”遭遇“中梗阻”。吴海的追问代表着众多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追问:一项罚款,为何就不能有明确的标准?一项证明,为何就不能有统一的认定?一组信息,为何就不能实现共享互通……这些本应简单的问题,直击行政改革的软肋。

  自我约束不强,“自由裁量权”过多,其结果只能是政府与企业间出现日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进而产生种种权力寻租空间,并使政企关系陷入奇怪的境地。吴海痛陈,酒店行业在端午、中秋、春节这“三节”期间都要无比“哆嗦”,因为那是缴纳“特种税”的时候。当然,“聪明”的企业,也可以就此跟政府“讨价还价”——这种因权力缺乏制约导致的权力寻租,程度已经令人瞠目。而根治的办法只有一个:细加约束。

  今年开始力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即是政府加强自我约束的关键之策。但这番自律效果如何,还需追问“三张清单”的细则。就约束权力而言,只有在细微处作出精准规范的制度,才不会沦为“纸老虎”,才能真正压缩不当的自由裁量甚至寻租空间。人们有理由期盼并督促各级政府拿出一份称得上“细密”的清单。当政府借此实现对自我的“细约束”后,企业自然不会再“憋屈”。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