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随后,工信部表示力争年底前手机流量费和宽带资费同比下降30%,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费举措及目标,资费最高降幅达35%以上。然而,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认为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方案“缺乏诚意”。
有不少民生难题,都是在“总理喊话”之后才出现新气象。不过,在电信业提速降费的问题上,总理这次似乎被三大运营商集体“忽悠”了——移动、联通和电信确实在第一时间响应了提速降费的要求,也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优惠套餐,但最终效果更像它们借总理之名搞了一次促销,而公众并没有享受到多大实惠。
略举两例: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推出的“夜间流量”套餐,虽然资费标准相对便宜,但23时至次日7时之间,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恐怕并不多,即使有也主要使用家里的无线网络;再比如,中国联通推出的“网速免费翻倍”方案,看上去很给力,但宽带用户能体验的实际网速一直低于运营商的自我标榜。
至于“流量银行”“年流量包”“流量转增”等新潮概念,大多以用户开通全新的业务为前提,噱头大于实际意义。有网友甚至反映,某些运营商推出的提速降费方案有明降暗升的嫌疑,个别套餐的资费标准比以前还要高。由此不难看出,三大运营商看似很慷慨,实质上却在每个细节里都透出商人公司的狡黠和精明。
商业公司将成本和利润置于重要位置进行权衡,原本不应苛求,但三大运营商如今的表现确实只能算是“小聪明”。在微信聊天、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新兴社交方式逐渐将短信、电话等业务挤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传统运营商以如此没有诚意的提速降费方案为用户“画饼”,显然只会进一步恶化自身的公共形象。
真正值得倡导的“大智慧”是,从坐吃垄断利润的美梦中醒来,实打实地将提速降费做到位,改变“网费标准是美国4倍,但网速不及对方一半”的现状,以优质服务重新获得用户的青睐。短期来看,提速降费可能会让传统运营商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努力留住用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屹立潮头。
技术革新往往会带来颠覆性的行业革命,约车软件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是这样,微信等通讯工具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也是如此。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仍在社会变革的火山口呼呼大睡的传统巨头,必须认清形势,不能继续自欺欺人和忽悠用户了。少耍“小聪明”,多算“大账”,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改革、拥抱市场,让用户享受更多的科技和改革红利,这才是传统运营上的突围之路。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