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外,你“为国家代言”

2015年05月15日 07:34   来源:人民日报   宦翔

  前几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赴俄罗斯参加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整齐划一的行军步伐,铿锵有力的“喀秋莎”之歌,引来阵阵喝彩。俄罗斯姑娘当场夸奖中国军人“帅极了!”新加坡《联合早报》则用“眼前一亮”来点赞。102名中国军人向世界递交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威严和情怀。

  也在不久前,两位叙利亚青年在广州街头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被摄像头悄悄记下。一位小伙子干脆抱起老人,另一位则提着老人的拐杖和行李。有网友点赞,“满满都是正能量,他们给整个阿拉伯民族都长了脸。”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因为这个细节,让许多人对叙利亚这个国家平添了不少好感,甚至对这个总与战火联在一起的国家有了更多同情。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而言,国家形象的基本框架由政治、经济等硬件和文化传统、公民素质等软件构成。国与国的交往,是以人为载体的,因此传递国家形象自然离不开人,外界也往往是通过个体的言行举止,来感知与判断纷繁复杂的国家形象——结论未必公允准确,还常以偏概全,但你却很难改变这样的“认知定势”。

  而在互联网“把世界装进口袋”的今天,无论是“好事”“坏事”,都会迅速“传千里”,甚至被放大。也许在加纳淘金不守当地规则只属于个人行为,在禁酒的伊斯兰国家旅游,你在行李里带酒是属于无知,这些行为本与国家无关,却可能激起当地的强烈反应,殃及同胞群体和国家的外交形象。而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有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就感叹,在相应的领事保护中,有时候,为个人言行所付出的,可能是国家的外交资源,牺牲的是双边关系。

  当然,一个人的作为,也完全可以改变接触者对这个人背后国家的印象。1889年,罗曼·罗兰在听完清朝外交官陈季同的演讲后,就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当今天,走出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各自的背景和身份也越来越多元,但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在外国人眼中,每个人都多少“为国家代言”。

  事实上,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公共外交。比如韩国,曾实施修养教育制度,要求计划前往境外旅游的韩国公民接受有关礼仪规范等内容的课程,通过讲义和视频的方式,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及社会规范,树立自我文化意识,在修满此课程后方可启程。这项制度前后执行了10余年,直到1992年,大约是韩国人觉得这一规范已经“入脑入心”、成为国人的自觉意识,才取消了。

  更高的目标则在于认识层面的升华。笔者认识一位在联合国驻大马士革机构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军官。他坚持每天在办公室里练习军姿和正步。只要在公共场合,衣着一定正式得体。“我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必须拿出最好的姿态。”是啊,每个人对国家的认同与敬畏,是做好自己的根本。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一位长期研究公共外交的学者说得好,讲好中国故事,只需要我们讲述好自己的故事。千千万万人的故事合成一本书,就叫做“中国”。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